隨著秋天的腳步近了,張小叔的親事也快到了。

三天後就是張小叔的大喜日子。

鄉下結親不去酒樓那地方擺酒席,隻在家裏擺,主要是省錢。

當然很麻煩。

人都說小兒子成親大事已畢,也就是說,最小的兒子都去上媳婦了,爹娘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所以小兒子成親在鄉下都要大操大辦一下的。

張青山好臉,就算打腫臉充胖子也會風風光光地把小兒子的喜事辦了。

他拿著筆在紙上填填寫寫一些人名。

張家雖然不是大戶,可親戚朋友也不少,再加上新親,也就是女方那邊人,大概也得好幾百號人。這麼多人,光靠自家人是沒法招待的,那就隻能請村裏的人幫忙了。

紅白喜事,沒有人會拒絕幫忙的,畢竟在這樣的場合露臉是很有麵子的事。

這些幫忙的人在鄉下俗稱“落忙人”,他們有男有女,幫著做飯、接待客人,酒席開了還要陪酒,總之務必叫喜事辦的熱熱鬧鬧,圓圓滿滿,賓客皆大歡喜,這樣子的。

這些人裏會有個頭,相當總管,他負責安排“落忙人”做什麼事,缺什麼和主家溝通,這樣主家就省事多了。

這樣的總管要有足夠的辦喜事經驗,才能應付,通常都是四五十歲走過南闖過北經過多場喜宴的人擔任。

他能說會道,幽默詼諧,做事幹脆利落,必要的時候還能拚酒,處理各種麻煩,應付各種突發事件,了解十裏八鄉的情況,總之就是一個方方麵麵都很能的人。

村裏能擔此大任的,非李大夫莫屬了。

張青山早就和李大夫說好,李大夫當然也答應了。

他寫完給劉氏。

“你看看,這些人夠嗎?”

劉氏拿過來一看,嚇了一跳。

“這麼多!”

張青山拿起煙袋點上,吧嗒了幾口。

“不多不行啊,聽說新親會來很多。”

“小五媳婦不是大姑娘嗎?一個大姑娘出嫁來那麼多人幹啥!”

“你這說什麼話!她家是大姑娘,咱家可是小兒子,小兒子成親,不辦像樣一點那能行嗎,多少眼睛看著你呢!這過日子,平時省點沒啥,要是有事再摳摳搜搜的,沒的叫人說道!”

“我知道,就像大牛他娘那個妹子家,那家夥,來個親戚都是一盤鹹菜條子!”劉氏撇嘴道,然後又有些牙疼,“可是咱們也不能太鋪張了啊,這錢都是借的啊。”

張青山卻沒像往常那樣緊鎖眉頭,而是神情平靜,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錢的事放心吧,明年開春就能還上。”

“你接了遠途的活了?”劉氏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我告訴你,我不許你去!遠途,路上有個啥事,你咋整啊!”

“啥遠途啊!別瞎操心,我都這麼大歲數了,就是想接人家還不樂意呢。”

“那你咋說春天就就能還上了呢?”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現在告訴你,明天村裏就都知道了,你那嘴我還不知道!”

劉氏不樂意,剛想說什麼,外麵有聲音傳來。

“我說,老張哥哥在家嗎?”

是李大夫。

張青山笑嗬嗬地穿上鞋迎了出去。

“哎呀,李大夫你來了,快,進屋。”

“在外麵說就行,亮堂!”

“也行!”張青山叫劉氏去倒水,過去和他坐在是石滾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