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牛爬上旁邊的大樹,往路的那邊望。

“還沒有人,咋這麼慢!”

也有孩子在那邊吵吵著。

“這是我占的地方!”

“現在就是我的了!”

“哇——”

哭了。

那邊正在上演著全武行。

“你再說是你的地方我******!”

那個小男孩打倒人不說,還惡狠狠地放著狠話。

張小花心下感歎,小屁孩的世界就是這麼生龍活虎啊。

鬧騰著時間過得也挺快,在天蒙蒙亮的時候,不知道哪個孩子喊起來。

“看,來啦!新娘子來啦!”

這下不管幹什麼的孩子都激動起來,湧向了前麵,趙大虎連忙喊道。

“不許擠,不許上前麵來,這是我們的地方!”

還把一個不聽話的孩子直接推到一邊,又一邊叫自己的小跟班們往前去,竟然忙活的滿頭大汗。

在孩子的爭奪哄鬧中,路的盡頭終於出現了一行人。

張小花為了看清,連忙爬上了樹,伸脖子往那邊瞅,前麵是一些穿的花裏胡哨的人,騎著牲口,不是驢,看上去不是馬就是騾子,拿著樂器。

後麵是牲口車隊,車上除了人外就是東西,但無論是人還是東西都是披紅掛彩,鮮豔的像是流動的彩虹,很是漂亮。

終於到了村口,隻聽騎馬的一個人大喝一聲。

“新娘子駕到,喜樂奏起來,喜糖發下來!”

說著舉起吹出了一個高音,接著婉轉成歡快的旋律。

其他騎馬的也同時舉起自己的樂器,笛子,小鼓、銅鑼,而伴隨著樂聲,兩個騎馬的人從懷中的一個笸籮裏抓了一把往四下揚去,那是喜糖。

“喜糖!”

孩子們嗷嗷叫著,飛奔去搶,趙大虎帶著自己的小跟班,還有張二牛卻上前攔住了道路,大聲道。

“喜錢,給喜錢!”

那個揚喜糖的立刻大聲叫著。

“發喜錢嘍!一發歡天喜慶!”一個把桐子灑了出去。

趙大虎、張二牛這些孩子連忙去撿。

張小花這才明白,為啥這些孩子要爭地盤,這是為了喜錢啊,站在最近的地方自然會撿到更多。

某些方麵,孩子的聰明不可小視。

“發喜錢嘍,二發喜福臨門!”又一把桐子灑到了另一邊。

孩子們高興地喊道。

“搶喜錢嘍!”

兩把桐子下來,也叫孩子們讓開了路,新人的車隊順利進村。

張小花忙低頭看新娘子,騎馬奏樂的過去後,是張小叔和另一個年輕人,那是張小叔的同窗,充當伴郎,這裏也是有伴郎的,轉為新郎跑腿辦事的人。

兩人穿著紅色長衫,滿麵笑容坐在紮著大紅花的不知道是騾子還是馬的背上,(這個張小花總是分不清),意氣風發,很是叫人羨慕。

接下來是,哇!新娘子!

一個頭蒙著紅蓋頭穿著紅衣的人坐在馬車上,身邊坐著一對男孩女孩,新鮮的紅衣,就像畫上的童子童女,別提多好看了,其中一個正是張大牛!

張大牛這孩子長得一副好相貌,張小花是知道的,可是旁邊那個女孩真的是小紅?那個瘦不拉幾頭發永遠都是毛糙糙的,現在卻是,小臉精致如玉,一雙大眼睛明亮又美麗,抿著嘴笑著,漂亮的很!

還真是人靠衣裝馬靠鞍啊,這小丫頭收拾收拾也是個美人坯子啊!

新娘子車過去,是一些村人坐的車,他們有男有女,這些人叫娶親客,數量為單,比如三個、或者五個,這樣回來的時候加上送親客就湊成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