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張老大和趙氏沒有來,所以張大牛和張二牛跟著趙家兄弟回家了,和上次不同,張小花隻帶了些便宜的包子饅頭這類的食物,其他沒帶。
畢竟一直帶也不好。
張大牛他們坐車回去的,到了家剛到中午,家裏隻有父母,張青山趕車在外,劉氏回娘家還沒有回來,小叔還有小嬸子也沒回來。
張大牛見母親精神好多了,忙活著給他們做吃的。
“餓了吧?路上冷了嗎?”趙氏一邊做飯一邊問。
“不餓,早上吃了飯,我們坐車回來的。”張二牛道。
“坐車才冷呢!”趙氏道。
“娘,我爹呢?”張大牛問。
“你爹和你趙大叔進山打獵了。”
下了雪,男人們基本上就沒什麼可幹的了,就進山找野物賣了補貼家用,或者解解饞。
“我爹什麼時候去的?明天還去嗎?”張二牛很興奮,他最喜歡上山打獵了。
“我哪知道他明天去不去!就是去你也不能去,你還不在家讀書啊!”
“都讀了這麼些天了,還不讓歇歇。”
趙氏聽了立刻訓斥道。
“歇歇,就知道歇,你讀書可不容易,咱家可是花錢的,不像你哥!我告訴你,二牛,你可要爭氣,考上去,要不然就等著人笑話吧!”說著繼續忙活,嘴上嘀咕道,“別說外人,就是自己家人都笑話你!”
張二牛看看大哥,撇了下嘴,回屋了。
“我去讀書啦!”怪聲怪氣。
“你好好讀書,我可是為了你好!”
“知道了!”
趙氏還在絮叨,這才上學幾天脾氣就見長了!看看張大牛坐在灶塘前添柴燒火,還是大兒子懂事。
“大牛啊,你也去讀書吧,人說了,男孩子不能幹撩鍋台的事!”
“娘說的是君子遠包廚吧?”張大牛笑笑道,“那都是富貴人家的說法,咱們家講究那些幹什麼,酸!”
趙氏也不喜歡講究那些,倒不是喜歡兒子幫她做事,而是做事的時候和兒子說說話,這樣的感覺很不錯。
“讀書了,說話就是好聽。你在學堂學什麼了,先生打你了嗎?和同學處的咋樣?”
“娘,我們現在學的主要是識字,背書,都是簡單的,不難,隻要下功夫就能背下來。我和二牛都沒挨過先生的打,就是大虎和二虎被先生打了幾次。和同學處的也好,我們五個人,沒人敢欺負!”
張大牛耐心地跟母親說著學堂的事,雖然他不太願意講這些,母親也不懂,說了也沒意思,可想到妹妹叮囑,就算母親不問也要告訴她學堂的事。
“這是母子交流,也是對父母的尊重。”
張小花是這樣說的。
“回家要幹家務,不要弄的讀了書就像個爺一樣,還沒讀出個名堂,先把父母當做仆人了,這樣還不如不讀書!”
這也是張小花說的。
對此張大牛深以為然,所以才坐在這裏幫母親燒火。
趙氏做的是白麵條,這天吃熱湯熱麵暖和。麵條好的差不多了又打了兩個荷包蛋。
“這是小花上次帶回來的,娘給你們留著呢。”趙氏撈了兩大碗端上桌,又拿了鹹菜擺上來。
“娘,那是妹妹給你們吃的,你們吃了嗎?”張大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