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爺爺說了道理分家,那我就簡單說說。田地,我爹說了,我們家五口人都分到了地,這是官府給我們的,那就應該屬於我們,所以我們應該分到五口人的地。如果你們覺得不公平,那是官府事,不是我們的問題。剩下的地,也按照這樣分。”
“還有一些自家的開荒地,菜地,這些不是官府的分地,我建議給爺爺奶奶,作為他們的一份收入。兒女們可以幫著他們收拾收拾,他們也可以自己種,就當鍛煉身體了。”
張小花這番話下來,叫大家有些刮目相看,小丫頭行啊,想的還挺周全的。
張小花繼續道。
“這是田地,我們再說房子。這樣,我們搬出去,小叔給我們一千文。這個錢十年內還清,每年還多少,或者幾年一起還,小叔自己決定。”
“我知道,小叔你一定很不爽,憑什麼給我們錢。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房子我二叔放棄,你說一分為二,你出去,我們給你錢,那反過來說,我們出去,你也應該給我們錢。”
“第二個原因,這不得不提一下過去。我不願意說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可是沒有辦法,和我們要錢有關係,不說好像是我們多麼的不講理似得。我就簡單地說幾句。我爹為了這個家,他放棄了讀書,選擇了養家,這一點,在座的每一位應該都沒有質疑。爺爺常年在外麵趕車賺錢,很辛苦,可我爹在家裏也沒有享福,家裏的所有的田地,不說是他一手操勞的,也有一半是他操勞的,這一點你們沒有異議吧?”
“再者,一般人家成親後都會分家,努力過自己的日子,可我爹沒有,成了親依然為這個家努力。我這麼說不是抹去爺爺奶奶對這個家的付出,我這麼說,是說我爹為這個家至少付出了一半的心血。可這些年來,沒有攢下一分錢,也沒有攢下一點糧食,我想這一點村裏人都可以作證。”
“二叔作為一個脫產著,還幹著讀書這樣燒錢的活,還可以分一部分家產,那我爹呢,付出了一半心血,難道從這房子裏搬出去不應該要點錢補償一下嗎?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全部的苦勞,也有一半的苦勞。我爹三十多歲,二十幾年為這個家操勞,要這點錢過分嗎?何況還是放棄他應得的一半的房子?”
“叔叔,伯伯,大爺爺,你們能坐在這裏,幫著我們分家,就說明你們是明事理的人,我相信你們是公道的,也相信你們會認可我的話。”
“最後,其他的東西,我們什麼都不要。有關田地和房子就這些,接下來我說說爺爺奶奶老了盡孝道的事。”
大家都是一愣,沒想到張小花竟然還會想到這些,真是太叫人意外了。
張小花看看在座的人,依舊是從容不迫地說道。
“人人都有老的時候,都需要照顧的時候,養兒防老就是這麼來的。對爺爺奶奶如何養老,我覺得,爺爺奶奶身體硬朗,可以自己照顧自己,那就自己過,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沒人影響,願意就哄哄孩子,不願意那就算了。吃穿三家供應,每家出多少定個數,也包括零花錢。生病長災呢,大病三家平攤,小病就用這個零花錢。逢年過年那就看兒女的心意了。百年之後,發喪,燒周年,這一切的費用,三家平攤。好了,我說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