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皮膚糜爛作用為傷害特點的毒劑。兼有全身中毒作用,可致死亡。芥子氣是最重要的糜爛性毒劑,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稱為“毒劑之王”。日軍在侵華戰爭(1937~1945)中對中國軍民也使用過芥子氣,現仍為一些國家軍隊的裝備毒劑。其他重要種類還有氮芥氣,路易氏氣。
基本信息
破壞機體細胞,以皮膚或黏膜糜爛為主要毒害特征的毒劑。糜爛皮膚和傷害各種器官的毒劑。兼有全身中毒作用,可致死亡。
糜爛性毒劑又稱起皰劑是一類能直接損傷組織細胞、引起局部炎症、吸收後並能導致全身中毒的化學戰劑。
主要危害
主要代表有芥子氣、路易氏劑和氮芥氣。這類毒劑接觸人畜,人、畜誤食(或吸入)或皮膚受染後,主要破壞細胞中重要的酶及核酸,造成組織壞死,吸入時損傷呼吸道、肺組織及神經係統。
主要中毒症狀為皮膚紅腫、起泡、麻膠、液滴狀態使空氣、地麵、物體表麵染毒。
糜爛性毒劑屬細胞毒物,可破壞細胞中重要的酶及核酸,造成組織壞死。吸入時損傷呼吸道、肺組織及神經係統。接觸皮膚和粘膜時能引起紅腫、起泡、糜爛,對眼睛可造成嚴重傷害。芥子氣、氮芥氣有數小時潛伏期,路易氏氣潛伏期較短,甚至可立即傷害皮膚。
應用範圍
一般作為持久性毒劑,也可作暫時性毒劑使用。
防毒麵具和防毒衣或利用防毒掩蔽部等可防其傷害。染毒者應立即用個人消毒急救盒進行消毒。對路易氏劑中毒可使用二巰基類藥物解毒,芥子氣,氮芥氣無特效解毒藥,隻能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就措施。
糜爛性毒劑可裝填於多種彈藥,以蒸汽、氣溶膠、液滴狀態造成空氣、地麵、物體表麵染毒,可作持久性和暫時性毒劑使用。對芥子氣等糜爛性毒劑的防護比較複雜,必須使用防毒麵具和皮膚防護器材。路易氏氣可用二巰基丙醇解毒,芥子氣、氮芥氣尚無解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