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是檢驗我們對所學過知識的綜合實力、知識麵,個人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應變能力、綜合思考分析能力等。我們必須製定好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成績,過去功課得60分算及格,而目前,在座的大家如果分數達不到85分以上,等於是自斃,不惟成績論,但成績的內在是表現大家的智慧和對知識分析綜合、還有掌控能力、能將所學到的知識互相交叉有機聯係,串通起來,靈活運用,這就叫能力、或叫本事,而不僅僅限於分數上麵,讀死書是沒有出路的。好的成績是知識、運用技巧、方法和心態等幾個方麵的綜合。希望我們都能運用這種方法獲得優良成績,預先祝福大家,預祝你們能在未來的高考中獲得理想結果,當然僅僅成績還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麵。這期間我們還要進行兩三次甚至四五次實戰演習,模擬實際考試場景進行預考,一方麵鍛煉大家的應急能力,臨場不卻,防止緊張;二是考察大家對所學的知識的掌控和靈活運用程度;最主要的是讓大家能夠適應高考,打消對高考的畏懼和緊張心理。
我們除去要有一定的知識外,還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心,有工作能力和創造性,而不僅僅限於成績或分數上,很多事例表明,不少分數尖子,未來在社會上能力卻較低,實踐能力差;而分數不算高的,後來在社會上卻取得成功。在國外一些百年重點大學,人家根本不把分數當做一回事,並不看重考滿分的學生,而是看這個人是否有培養前途,看你是否有探索精神、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和知識的廣泛性。他們看重的是人才,是未來能否有所發現、創造和革新,不僅僅是課本知識。因此,作為你們的班主任,已經耗費三年的心血,希望大家都能成為對人類對社會有用的人、也就是剛才說的——人才,說俗一點,就是別做書呆子,每個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都應當給這個世界留點成就,而不僅僅是索取。
“可進入大學之後,未來大家的學習、生活、都要自理,脫離父母的照顧,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當學會自理。我和大家相伴的三年裏,一向主張大家自立,作為你們的班主任,我隻能教給大家學習方法、教大家理解、分析課題和思考問題的方法、教大家如何做事、如何能將事情做好的方法,中國有句老話叫: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思是我給你做魚吃,你隻能吃一次、兩次,但不能永久。而教會你們捕魚,則你們可以享受終生,說明魚是有限的、而漁則是無限的。同學們會理解哪種是對的,因此,“方法”是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技巧,有了方法,不僅是理解和做題的問題,還有將來如何解決自己在社會上遇到的難題。孔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是憂患使人謀求生存、安樂會導致意誌衰退而後死亡,因此,高考過後我希望大家能夠以自己的堅強和意誌力,到社會上去做一番親身體驗,深入社會體驗生活,在社會中磨煉自己;或到大自然中去鍛煉自己的毅力,培養自己在艱難環境下解決困難的能力,為未來進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我不讚成你們的父母總拿你們當小孩子看待,什麼事都不放手,甚至早飯也要父母給準備,至於穿衣購物都是父母越俎代庖,這就會造成我們總也長不大,總在大人的卵翼保護下,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養成嚴重的依賴性,希望大家將自己的翅膀硬起來,展翅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