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介紹的是我們的遠期設想,現在,還是先回到火星,據可靠技術資料,我們的地球物理學家指出:當火星被俘獲並拉近地球之後,會改變地球潮汐規律,他們根據40億年以前時期月球對地球潮汐影響,說屆時地球潮汐可能要比目前約大五千至一萬倍,即漲潮時能夠達到每小時上千公裏的速度推進、浪高達到20米、推進到達內陸50公裏,也可能到達100公裏。為此,我們正請專家們測算其後果,特別是對潮汐的評估。如果潮汐能達到這樣的結果,那不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嗎,這正可以省卻我們很多精力和消耗”。
“火星上沒有風雪雨霧,沒有氧氣,不產生氧化和化學過程,密集的二氧化碳還會阻止氧化過程,極少的灰塵,巨大的助推火箭殼體、化學工業的製造成本會極大的降低,不需要密封的廠房、不需要防塵設施、不需要保管倉庫,一切活動都在露天或開鑿的山洞裏進行,在火星上,白天太陽照明、晚上地球反光提供照明,由於不需要另外提供照明,可以節省能源成本”。
“但是那時在這種已經改變了的環境之下繁衍和生活的人類和各種生物,會逐漸改變基因,空氣成分的影響、重力的影響、土壤結構的影響、宇宙射線的影響、水中稀有元素品種和含量的影響等,都會使人類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人類會向更加優化進步”。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下麵來談談如何俘獲火星”。
“要想俘獲火星,必須先行到達火星進行一係列的前期準備,安裝推力巨大的火星助推器,為此要往返火星幾十次甚至上百次才能將助推器需要的器材、燃料、儀器、工作人員生活基地的建立所需一切物資運送完畢。首先要解決到達火星的手段,如何使地–火之間交通暢通無阻、時間最短,還有技術和設備;專家組問題等都需要一一解決”。
“火星俘獲成功,將與地球實現的雙星運行的三種因素中:1,自傳、2,繞太陽公轉、3,地-火兩者互相依賴關係,保持一定距離,不能拉近也不能遠離,形成地-火兩球間符合運行規律的關係,重要的是地–火之間交通方便,能輕易地互相往返於地球和火星之間”。
這個陰謀集團有點利令智昏,從目前看來,眼前他們好像還有點先天不足,火星拉近地球之後,是否能夠像他們想象的那樣能夠順利地運轉,是否會引起地球軌道的變異,或是引起太陽係其他行星一係列正常數據的變異,他們還沒來得及考慮、也無法考慮,他們隻想到成功的一麵,還沒想到造成難以想象的巨大不良後果、或是引致太陽係急速毀滅的一麵,他們不願意想這個問題,因為那也是他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在陰謀集團的大廳內,擺放著地球和火星的模型,有人拿著遠距離光鞭,用光柱指引牆上巨型規劃圖,指指畫畫在講解製定的方案。在他麵前的工作台上有一個投射燈,將規劃圖投射到掛在牆上的幕布,不時更換著圖片。
二號頭領愷明悅是負責製定全麵計劃在本地的總頭領,此人個頭較低、微胖、健談、善辯、能說會道、看上去很精明,具有一定的宇宙空間知識,今天的會議由他主持,正在會上作報告“火星上的豐富資源,我們如果能夠優先占領,那就會獲得絕對優先權,從中獲得巨大利益,一切礦產資源都是我們的,我們可以利用火星的優越條件製造更多更先進的武器,成為兩球的絕對統治者。因此我們必須首先將火星占有,走在別人前麵。”
“有利的條件是,除二氧化碳、火星上還有氫的來源,利用這點可以製造甲烷燃料,火星上有豐富的氧化鐵資源,利用它可以獲得氧氣;火星上的重氫可以用做原子能發電;有豐富的地熱可開采用於作業洞室采暖,火星上的風能發電前途廣闊;”
“俘獲火星或土衛六的方法,可以利用這兩個星球的軌道運行在達到與主星距離最近並越過最近距離之後的慣性,用巨大的助推火箭集群預先將其軌道改變,直達地球附近,使它的運行軌道與地球一致,然後調整軌道、定位、穩定,直至達到完全滿意為止,到此,這一巨大工程也隻能算剛剛初步完成,需要幾年的時間反複調整,任務還很多,直到自轉、公轉、與地球間互轉等完全穩定才算結束,這中間要耗費巨量的能源,主要是液態氫,因此還要加緊偷運製氫和液化設備,儲備液化氫的罐體,防老化高壓輸氫軟管及其緊密接口等材料,這個任務”說著扭過頭來麵向旁邊後勤總管趙明亮:“現在落實的怎麽樣?”
趙明亮回答道:“正在和國外聯係,主要問題不在貨源,而是通過什麼渠道,用什麼載體、以及人員和通關手續等一係列複雜的事務性手續才能安全地偷運進來,你說的計劃中的這些東西基本落實,關鍵在運”。
“哎,你那麼一說我才想起來”,然後回頭向最遠處電氣專家何子良問道:“電源準備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