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應診時心態的好壞,常常很大程度決定其癌症治療的成敗,以及是否能有效控製其後續的轉移或複發。關於這一點,醫生們早已達成共識。
一、知情權有時能殺人
作為一個不宣之秘,腫瘤科醫師大都知道一個事實: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生了癌,或尚未確診之前,常常活得很好、活得很長;一旦確診,或一旦獲知自己生了癌,有的便病情急劇惡化,癌症也呈現出加速發展趨勢。曾有一個典型事例:20世紀80年代後期,石家莊市進行幹部體檢,一位42歲的處級幹部到體檢醫院,與一位相識的護士迎麵相遇。護士對他說:“老張,你的檢查報告出來了。不太好!火箭電泳(即甲胎蛋白)很高,你可能生肝癌了。”就這麼一句話,興衝衝的老張頓時兩腿軟了,不能走了,被人抬著送回了家。他第二天住進了醫院,第二天晚上死了。然而,幾天後最後的檢查報告出來了,火箭電泳明顯升高的是另外一個老張,因為“肝癌”而死的老張其實指標並無異常。可見,人對癌的恐懼心理力量有多大!
不知情常常活得好
我經曆過兩件事情,讓本人一時也百思不得其解:1996年我接診了一個研究生的老鄉,是山東人,一位老太太,七十歲左右,患晚期食管癌。當時患者已經有點食管梗阻症狀,吞咽困難,局部有轉移可能。家屬都不願意給她再開刀、做放療了,帶到上海腫瘤醫院求治,也被拒絕進行手術。當時,我校就在腫瘤醫院旁邊。他們通過研究生找到我,要求進行中醫藥調理。這老太太大概也就吃了兩三年的中藥,後來就疏於聯係,學生也出國了。
不久前,我的學生回國來看我,無意中告訴我,那位老太太雖然人瘦了點兒,但還活著!我大驚失色,覺得太奇怪了!當時她的診斷很明確,食管鏡檢查確定為“晚期食管癌”,CT顯示食管縱膈有腫大淋巴結。最後,我的學生補充說了一句:“老太太至今不明白自己生的是什麼病。”在鹽城也有一位老年婦女,她是2003年確診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當時吞咽困難,隻能喝少量粥,八十多歲了,無法手術。我們給她用了對食管梗阻有一定輔助作用的“食管粉”,然後又是中藥,又是外敷。因為年齡大了,家屬也不願意給她做放療。大概折騰了半年多,她的梗阻情況才有所好轉,然後在我這裏斷斷續續治療了好幾年。一段時間疏於聯係,我總以為這位高齡患者已經不在了。結果,前段時間她的子女又來配藥了,我才知道老太太居然還活著。
我想,這種情況按照常理來說,能夠拖個半年一年已經很了不起了!她們一個居然已經活了十四五年了,一個也已經拖了七八年了(後者快九十了,估計生存質量不會太好,故曰:“拖了”)。
其實,臨床上“不知情”這類現象很常見,甚至可以說是普遍現象,這很值得玩味。通常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村老大爺、老大媽生了癌以後,隻要給予合理治療、適度嗬護,在不知情情況下,常可長久地活著。而文化水平稍微高一些的城市知識分子,卻常常沒有這麼幸運。有的會很快進入晚期,一命嗚呼!何也?都是因為心態作祟!不知情,就不會因癌症而恐懼,也就無所謂心態好壞,癌症也隨其生物學特征而被控製或緩慢發展;
知情卻又無法正確麵對者,天天惶惶不可終日,心境惡劣,全身機能低下或紊亂,則加速了癌症的生物學發展過程,於是走得更快!
心態不好,再好的藥也沒效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診療中的真實故事。某年夏天,錢某,女性,60歲剛過,原本為某市某區委統戰部幹部,一生從事統戰工作,謹小慎微。退休不久因心窩下作痛,確診為胰腺癌,進當地某大醫院行剖腹探查,發現腫塊8.8厘米×8.0厘米,包裹住血管,無法切除,關腹而尋求中醫治療。其妹錢某為某大學數學係教授,亦是癌症患者,一直在我處診治,關係不錯,也十分信任我,故第一時間由其妹陪同錢某來找我診治。當時,大家告訴她胰腺上有個腫塊,可疑惡性,手術已經切除了,惡性程度不高,無須化療,中藥調理便是(而事實上,根據我的經驗,我們反對胰腺癌患者進行全身化療)。一兩年過去了,錢某恢複得很好,已完全正常,天天上菜市場買菜。兩年半後的春節前,其妹去美國探望女兒,錢某到某醫院做例行體檢,原本她總是由其妹陪著,其妹很精明,每次都會事先與醫生打個招呼,行“善意的欺瞞”,此次則由其老伴陪著。老伴老實巴交的,不會先去打招呼,也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而做B超的醫師又很認真,做完了一次又一次,並查看原記錄,最後告訴錢某:“祝賀你,你的胰腺腫塊明顯縮小了,從原先的8厘米縮至不到2厘米了!”錢某當時就驚愕了,“不是說我的腫塊切除了嗎?怎麼還有2厘米呢?你們一定在騙我,我一定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