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搬家了!
陸逸覺得很冤枉,這才開業幾天啊?居然又要搬家了,真是太可惡了!
陸逸對田伯光滿肚子意見,你買酒啥時候來不行啊?非要當著那麼多人的麵買?這不是給老子找麻煩嗎?
陸逸知道,自己是呆不下去了,既然得罪了衙差,縱然自己再厲害,他們不敢找自己的麻煩,可是普通老百姓可不敢來醉仙樓吃飯啊,他們怕衙差在後頭使絆子穿小鞋啊。
這生意是做不成了,隻能去京城這樣的餓熱鬧地方呆呆了,說實在的,陸逸穿越了這麼多年,還真的沒在北京城住過呢。倒也頗為向往。
收拾了物事,主要是帶上錢財,駕著馬車,騎著馬,韓林父女兩個終於離開了安生沒幾天的渾源縣,繞道而行,過應縣、大同、陽原,抵達河北宣府。又過了十日,終於車馬勞頓的進入了北京城。
明代商品經濟非常繁華,自明成祖遷都北京城以後,這北京城也是蓬勃發展,大有‘房屋鱗次櫛比,參差十萬人家’的盛況。
在北京經商的商人大多是來自全國各地。明王士性《廣誌繹》雲:“京師百姓鮮工商胥吏之業……一切工商胥吏肥潤職業,悉付外省客民。”由此可知外省人在明北京社會經濟中的地位。
和故元大都一樣,明北京也是天下商貨彙聚之地。宛平、大興二縣原編一百三十二行。其中本多利厚如典當行、布行、雜糧行等計100行,本小利微如網邊行、雜菜行、豆腐行、裁縫行等計32行。其他還有眾多肩挑手提的賣餅、賣菜等商販。發展的商業經濟不但促成眾多商業鋪行的形成,而且也使北京內外城產生繁華的集市和專業市場。明北京內城的商業市場多屬日期、地點固定的集市。
據《帝京景物略》記載:北京內城著名的商業區有大明門前之朝前市、東華門外燈市、城隍廟市、土地廟市。城隍廟市,列肆三裏,出售古今圖書、商周銅器、秦漢銅鏡、唐宋書畫和珠寶、象牙、美玉、綾錦,還有來自海外的各種商品。在這裏進行貿易的不但有來自全國南北的豪商巨賈,還有外國商人。諸如波斯人,羅馬人,甚至於法蘭西、英吉利教士。
明代北京人口增長很快,嘉靖、萬曆時期已接近百萬。貴族、官吏、士人居內城,外城成為一般商人、手工業者的聚居之地。
在商業經濟刺激下,北京外城最接近運河碼頭的崇文門、正陽門外地區很快發展為巨大的商業區。明代北京的商業中心由故元大都的鍾鼓樓一帶,轉移到外城。
北京外城市場與內城的城隍廟市、燈市、內市不同,貿易的對象不是揮金如土的達官顯貴,而是一般百姓。當時在正陽門外橋上有窮漢市,是貧苦市民交易的晚市。由於同行業商人聚集在一起經商,所以外城形成大量專業市場,如豬市(今北京珠市口)、攬杆市、騾馬市、煤市、柴市、米市、蒜市,等等。。。。。。
陸逸三人趕著馬車,自西門廣寧門而入,進門時少不得被盤剝了一番,以三十兩銀子的代價才入得內去。
陸逸很是趕他們,這弘治皇帝怎麼管得天下啊?天子腳下居然還有這麼明目張膽的敲詐勒索?
要不是嫌麻煩,陸逸恨不得都要大開殺戒了,都是麼人啊,一點眼力勁都沒有,真是白長了那一對12K氪金狗眼了,也不知道把招子放亮點!
進了廣寧門,陸逸領著韓林和韓幼娘,在幹麵胡同賣了一處空閑的宅子。
那宅子也倒是不小,就是價錢高的離譜,不過是幾千多平米而已,居然要價五千兩銀子,我的天啊,陸逸倒是無所謂,可是韓林父女兩個卻是肉疼不已。
“這也太黑了吧?五千兩銀子?在家裏都可以賣上上千畝的土地了。”韓林就像是一個鄉下土財主似地,扣啊!
“京城畢竟不是鄉下啊!”陸逸說道,“貴是貴了點,不過這京城寸土寸金的,五千兩銀子花的也不虧的。而且,這裏靠著街道,出來進去的倒也方便啊。”
“是啊,爹,咱們有那麼多錢,反正也花不完,計較這麼許多做什麼啊?”韓幼娘也勸道。
“花錢,也不能這樣花啊,花不起啊!”韓林肉疼的都要揪心了。
陸逸無奈,也不去理會他了,隻是和幼娘,將家裏安頓好了,又收拾了一番,這才消停下來。晚上的時候,勉強可以住人了。
晚上,廳中點著蠟燭。
見陸逸回去睡覺,韓林趕忙拉住韓幼娘,“幼娘啊,現在有錢了,你和小逸的婚事也該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