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的觀點是把冀州牧的治所繼續設在鄴城,那裏土地肥沃,水源豐富,且方便南下中原。
高順卻不這麼看,他並不急著南下中原,而是希望中原的軍閥先混戰一段時間,削減軍閥的數量,他好一鼓作氣,占領兗州、豫州和司隸,以及揚州和荊州的長江以北地區,否則,中原地區的軍閥數量太多,需要一座城一座城的攻克,太過麻煩;若是治所太靠南,會給南方諸侯太大的軍事壓力,甚至會遭到他們的聯合而攻擊,得不償失。
戲誌才反駁的理由是趁軍閥還沒成長起來的時候,一鼓作氣,將他們全部滅掉,這是消耗最少,卻能保存下最多的人口和財富,快速加強自身實力,並轉化為戰爭潛力。
高順擁有係統,現在不缺錢糧,若不是他想在戰爭中消滅部分士族和野心家,以他的實力,現在就能推翻大漢朝廷,占領全國;在他看來,現在這裏中原地區,耗費的精力大,占領的地盤卻很小,不如占領四周的邊緣地區,耗費的精力和兵力少,占據的地盤卻非常龐大,對他來說最為劃算;可是他的這些話卻不能對戲誌才解釋。
郭嘉和程武也極力支持戲誌才的意見。
最終,高順隻好暫時采納戲誌才的意見,把將軍府和州治所設在。
經過這麼多次升級,馬貴的智力已從80成長到86,加上這七年來一直主持桃園堡事務,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鍛煉,也算一合格的中級謀士了,雖然比戲誌才、程立、田豐等人還有很大的差距,不過由於他是係統人,讓高順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一些牽扯到係統,需要保密的事情,高順隻能找他協商,而他與高順關係密切,很多時候主動向高順提意見,即便高順不采納,也不會影響兩人的關係,馬貴儼然成為高順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即使是外人也能看得清楚,馬貴和李強是陪高順起家的人,是高順最信任的人。
戲誌才和郭嘉、程武到達桃園堡後,馬貴掌管的事務少了很多,一些大事,高順都會與戲誌才等人協商。
十一月底,高順手頭的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馬貴又找到高順,向高順提出諸多建議,並彙報最近傳來的一些情報。
第一條建議便是讓高順馬上寫信給冀州的李強,讓其前往河間國招募高覽。
這讓高順心中非常高興,馬貴的提醒太及時了,這麼長時間以來,他都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現在冀州六萬多騎兵,正缺乏高級將領,這個建議非常及時;同時,他在信中又要求李強和郭圖,在冀州廣泛的征辟文官和武將,現在他是冀州牧,征辟起來名正言順,他可不希望這些人因為沒有發展機會而流落它鄉,最終成為他的對手,增加他統一中原的難度。
相似的信件分別寫給周飛、房良、向榮和曹山,要求他們盡力征辟當地人才為己所用。
高順更希望借此吸引其它州郡的人才來投靠。
馬貴的第二個建議就是強調桃園堡和新興郡的重要性,馬貴感覺,桃園堡地處並州、安州和河西三郡的中心位置,方便對外支援,且防禦設施非常完善,重要性不言而喻,短時間內不能放棄;更重要的桃園堡中還有被綁架來的橋家和魯肅等人,務必保密,不能為外人所知,所以他建議調趙雄擔任新興郡太守,桃園縣的縣令等人皆安排係統人員,暫時歸將軍府直轄,隻把雁門郡先交給並州管轄。
高順仔細想了一下,感覺這個建議非常好,以前他考慮全部搬遷,有些草率了;同時,高順又提出,趙雄現在所轄的官兵,除留給雁門郡兩千騎兵和兩千五百步兵之外的兩萬多官兵全部調到桃園堡,繼續由趙雄管轄,高順允許趙雄把軍隊繼續擴編到步兵五千人,騎兵兩萬五千人;張遼已有二十歲,高順決定任命張遼為中郎將,調到冀州,歸李強管轄,再由李強培養一番,絕不能埋沒了這棵好苗子;桃園堡現有的一萬多騎兵和家屬,由張遼率領去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