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郡和廬江郡乃四戰之地,不過背靠徐州,有高順背後支持,郭嘉並不擔心魯肅會失敗,對計劃充滿了信心。
沮授建議道:“主公與徐州關係密切,若是如此,天下之人輕易便知此乃主公所為,不若到時候魯肅宣布獨立,並與陶刺史結盟,迷惑外人。”
高順決定道:“不錯,此舉既能撇清魯肅與咱們的關係,還能通過陶先生對魯肅進行援助,且子敬本身就是徐州豪族,獨霸當地合情合理,不為外人所疑。這件事情交由青州牧子正和軍師仲德負責,返回冀州後,奉孝去次一青州,向他們詳細交代一番。”
“是,主公!”郭嘉高興的接下這個任務。
“奉孝和誌才兩人,此後主要關注洛陽局勢和董太師的動向,為解救朝廷做準備。”
“是,主公!”
至於揚州江東的布局,高順暫不準備對外公開,甚至以後都不會公開,隻能由他親自操作。
這樣,高順的戰略暫時定了下來,郭嘉和沮授都能接受;受當時知識的局限,郭嘉和沮授等智者視野中的天下,僅指十三州的地盤,至於中原地區,那就更狹小了。
而高順的目光卻不受局限,站的更高,看的更遠,謀劃中的地盤更廣闊,否則,係統何以再升級?
沮授建議道:“主公,既然如此,是不是該全部停掉對朝廷繳納的賦稅了呢?否則,養虎為患,後悔莫及啊。”
高順感覺現在是時候停止繳納朝廷稅賦的時候了,於是說道:“好,等返回冀州與誌才溝通後便派正南出使洛陽。”
沮授又建議道:“主公,已封麹義為殺虜將軍,為了便於節製,授建議封遠航亦為將軍。”
郭嘉建議道:“主公,若此,嘉建議任命涼州牧兼職將軍之職,主持涼州、雍州和三輔地區軍務,並負責對益州用兵之事;任命青州牧也兼職將軍之職,除主持青州、兗州的軍政事務外,兼顧兗州三郡、豫州和徐州的軍務,並負責對揚州用兵之事;將軍府直轄冀州、並州、幽州、平州和安州軍政事務。”
沮授很支持郭嘉的建議,這樣的話,他的權力將大增,便於防禦和用兵益州。
高順當即表示道:“好,這樣的話能對當地事務快速的做出反應,不必遠距離請示將軍府,以免貽誤戰機;遠航為監軍將軍,青州牧子正為安軍將軍。”
高順非常樂意加強周飛和房良的權限,且涼州有沮授,青州有程立,足以協助他們處理當地事務,將軍府僅需在戰略上給予指導便可,可節省他大量的精力;要是分別封周飛和房良為征西將軍和征東將軍的話更為合理,不過那樣需要向朝廷請封,極為麻煩,為了省事,高順隻能任命他們為雜號將軍。
沮授和郭嘉沒想到高順除了對挾天子之威,滅不令之臣這件事極力反對外,對其它之事竟然如此通情達理;高順主動提出搶占九江郡和廬江郡,已達到他們勸諫高順進軍中原的目的了。
隨後的閑聊中,周飛彙報了潼關的建設,進度很快,再有一月便建設成功,明年可對城池包磚,加強防禦能力;又提到華陰縣大族楊家,已搬至洛陽。
高順對此沒有在意,他本身並不看重這些士家大族,而這些士族也不看好他高順。
在高順等人密切關注天下大事,積極籌劃,暗中布局的時候,董卓和全國的諸侯也沒閑著,皆為他們的將來出路做著積極的準備,誰都想在亂世獲得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