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疑兵於平陰渡者,複遣精銳鐵騎從小平津北渡,繞擊其後。
有呂布,有張遼,有高順,更有五萬的並州狼騎,王匡,注定了是悲劇的一個角色,津北,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後的一戰。
史載,呂布大破河內太守王匡於津北,死者略盡。
自有丁原這位先行者的光榮事跡後,又跟著冒出個王匡這忒貨來,終輪著到曹操這借王允的七星寶刀詐稱獻寶實則行刺董卓未遂,返回郡之後說服了郡大族衛弘,衛弘散盡家財資助曹操,於是先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麵,上書“忠義”二字。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有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來投曹操。又有山陽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來投曹操。曹操皆留為帳前吏。又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元讓,乃夏侯嬰之後;自小習槍棒;年十四從師學武,有人辱罵其師,惇殺之,逃於外方;聞知曹操起兵,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精兵千人來投。此二人本是曹操之族兄弟,武藝過人,兼且兵法戰策亦是頗多精熟,曹操大喜,盡收入帳下,引以為心腹。
不數日,又有曹氏兄弟曹仁、曹洪聞曹操以大義起兵,亦是各引了千餘兵馬來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馬熟嫻,武藝精通。曹操大喜,於村中調練軍馬。衛弘盡出家財,置辦衣甲旗幡。四方送糧食者,不計其數。
自此曹家八將算是一下子聚齊了四將之數。
中平六年十二月,就在少帝死後不足一月,曹操發矯詔遍告天下,號召天下各路英雄起兵勤王,共同鏟除董卓、匡扶漢室。
詔書曰:“操等謹以大義遍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帝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檄文發出,天下響應。天下共有十九路諸候起兵響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鈾。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馬,共計18路諸侯。當然我們這裏得加上齊郡太守方寧這一路,算是湊上十九路人馬。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盡往投洛陽而來。
第三更到!!求金磚,求收藏推薦啦!!有金磚的朋友還請扔我快,沒有收藏的朋友,還請收藏一下,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