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方寧軍尚在建營搭寨,確突然遭受了敵襲,頓時營內一片大亂。好在孫禮也算明智,更兼著其人跟著方悅學了十多年,一手守城絕活更是學了個八九不離十,這守起營寨來,也是有模有樣的。
騎於馬上,隻見得孫禮左右指揮若定,以自己為中心,正不斷安撫周遭士卒,一圈圈士卒以孫禮為中心,正慢慢的聚攏於孫禮麾下,不出三刻鍾時間,孫禮有自信能把整個大營都調整過來,重新歸入掌握,變得進退有度起來。
抬眼看得那正不斷聚攏士卒的小將,曹洪暗自惱火,如此時機,眼見著偷營得成,大營內正是一片混亂,兵不知將,將又不知兵之時,若此時擺開了陣勢,一通猛殺,敵軍必然大潰,卻不想竟被眼前這一小將給硬是撥亂反正了過來。曹洪見著如何又不怒,看來,此戰若不殺此人,想勝當非易事了。當下提了長刀,拍馬即來往孫禮這殺來。
三國內誠有所謂將對將,兵對兵之說,若不然也就弱了氣勢,而漲了他的人士氣之說。
見得曹洪拍馬過來,孫禮自然也不怵他,提了刀即來戰曹洪
。二員大將,捉對兒撕殺起來,刀來刀往,寒光謔謔間,隻逼得二人周遭一丈之內,半個人也不敢靠近。
“殺。。。”刀光凜冽而急勁,這一刀也用盡了孫禮的全部力氣。然而這一刀亦可謂是孫禮超水平發揮的一刀。
史上,孫禮的武藝亦隻排在二流頂峰的位置,大概也就等同等於全琮,丁奉這一流的人物,甚至於連曹仁,曹洪這二位一流武將裏麵墊底的人物都不如。
然而,方寧的到來,絕對算是改變了孫禮的命運,首先是讓孫禮係統地去接受方悅這位早已成名於河內的大將的調教。
再接著卻是來了太史慈這位猛男,當時太史慈還年輕,武藝並沒有達到他的最高峰,在來到方悅軍中之時,甚至連方悅都打不過,可是,太史慈的資質擺在那,絕對的一流猛將的潛質。
雖然當時的太史慈同樣年輕,而且他還是位善使短戟的人,可是這並不妨礙什麼,要知道太史慈可是能與孫策打成平手號稱能生擒格殺江東猛虎的人物,武力值不說跟關二爺,張三爺那麼變態,但至少亦是達到一流中上遊的水平,我本人估計他應該跟張遼,周泰這一類人持平。
在這二人的調教下,再後來,又加入了韓浩,史渙這二位,這二人武藝上倒是並沒有太大的突出之處,也就二流頂峰的樣子,但是最後投來的蔣奇,韓猛二位,這二位絕對是猛男級別的,絕對可以與顏良,文醜這類河北大將獨鬥百十回合而不敗的人物,而且這二人都善使大刀,有這些猛人調教,平日有多有與之切磋,這對於孫禮的武藝,想不爬上去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