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自方寧這邊一路引著兵馬,急急趕往北海而去的時候,忽兒傳來江東孫堅乘青,兗二州大戰之際,亦乘勢起兵攻打荊南四郡,想以為據地,怎奈,這曆史的車輪太過沉重,孫堅雖然逃脫了死於江夏黃祖之手,但這隻獨眼猛虎其最後的結局,確仍然是同曆史上一樣,仍是死於亂箭之中。
孫堅的突然陣亡,其子又年幼,其一眾下首一時亦無法,隻得依著老成持重的程普話,讓孫堅長子孫策往依淮南袁術處,以求庇護。
說起來這話當自中平元年說起,當初十九路諸侯討董後,把個董卓打退到了長安,十九路諸侯便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終是各自四散而去。
孫堅也回到了他的長沙。隻是當時孫堅被傷了一隻左眼,在長沙整日憂憤難平,好在孫堅終究是有梟雄之姿,雖如此,仍然是窩在長沙養精蓄銳以圖長計。
隻是當初孫堅他深受重傷的時候,確是被劉表這家夥給伏擊了一場,以此懷恨在心,孫堅是勢要報此大仇。
然而,孫堅此時隻占著個長沙郡,而劉表當時,確是占了江陵,南郡,江夏,襄陽等大郡,不管是兵力上,還是經濟上,都不是孫堅所占據的那個小小的長沙郡可比的。
為了能與劉表分庭抗衡,孫堅選擇了先行攻略荊南四郡以圖安身,爾後再借勢回身與劉表上長短。
荊南其它四郡裏,卻都是掌在各宗族手上,其所掌握的力量,可能比剛進荊州的劉表都還要強大。
實在無法想像,孫堅怎麼會想到要先去攻打荊南四郡的,當然,若按史上先去攻打江夏郡,卻也是個死路。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乘勢就回江東,以孫家在江東的名望,加上孫堅的勇,絕對可以輕鬆平定整個江東。
或許,是孫堅在當時,還有那麼點忠義之心吧,也或許,孫堅是位很有自信人。所以,此刻,孫堅選擇了先行出兵荊南四郡。
悲劇,就這麼產生了,在攻打武陵郡之時,被善於翻山如履平地的五溪蠻夷前後夾攻,後來,孫堅直接被五溪蠻王沙摩柯一箭偷襲致死。
可憐一代天驕,大業未成,卻中道而崩,可謂天妒其英才也。悲哉。。
悲哉。。。壯哉。。。嗯!!到了方寧這,就不是悲哉了,而是壯哉,壯孫堅之膽色也。
天下間,諸路諸侯聞孫公大業未成,卻中道而崩,無不扼腕歎息,如此英雄人物,怎奈天妒其能,早早就把他給收了回去。如今孫家亦隻剩他家幾個黃口小兒。
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尚香,孫朗。五子一女,此時最大的孫策才十九歲,最小的孫朗甚至還隻是個流鼻涕的小盆友。
如此人物,在孫策名聲又不顯的情況下,誰又還敢再來投靠,又如何能招得到兵馬,更何況,此時的孫堅剛死,卻是死在戰陣之上,對麵荊南四郡的其它宗賊可不管你是否剛死了老子,他們此時正高興著孫堅這頭猛虎的死去,而正在密秘商議著反攻呢。
在這種情況下,孫策哪還敢在呆在長沙,當下會合程普,黃蓋等一眾大將,領著大軍,從了程普的建議,直接投淮南袁術去了。
此時的孫堅剛死,孫策又投了袁術,至於袁術是什麼貨色,幾乎全天下的人也都知道。所以,一時間也就絕了天下眾豪傑相投孫氏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