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細把謀士分出了五個境界來,亦即“謀已”“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五層。
所謂“謀”己:作為一個謀士,若連自己的生命都保全不了,何來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 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本的條件。是故, “謀己”是謀士的第一層境界。
“謀”人:學會了為自己謀,還要學會為別人謀,若是一個謀士不能為別人出謀劃策,他能稱為什麼謀士?是故,“謀人”是謀士的第二境界。
“謀”兵:會謀己、謀人都隻能保全少數的幾個人,而作為一個謀士,他必須具有“謀”成千上萬人 生命的能力。這就是“謀”的第三層境界:謀兵。
“謀”國:比起“謀國”來,為一人謀、為千人謀都是很淺的層次。一個人要是能做到“謀國”(國 指代諸侯勢力),必須具備遠大的眼光和超人的洞察能力,這些都不是常人所能具備的。是故,謀士的第四層境界是“謀”國。
“謀”天下:做到了以上四點,你就可以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但是,你還不能稱為真正的“謀士”。 真正的謀士必須具備一項“人”所不具備的能力——謀天下的能力。
三國裏智者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可能成為天下頂級謀士的,卻也就那麼寥寥可數的幾人而已。恰巧的,徐庶就正好是那寥寥可數的有數幾個頂級謀士之一。
徐庶的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對於謀國,謀天下這兩層來說,他已經具備了相當強的能力。
徐庶的謀往往都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他不像郭嘉那般喜歡劍走偏峰,亦不會像賈詡那般,陰毒無比,直指本心,徐庶的謀,就如徐庶的為人般,總是堂堂正正,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乖乖的入了套兒。
其實,這還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兒,我們通常喜歡叫他陽謀,有“陽”謀必有“陰”謀,並不是說徐庶是一個不懂得使用“陰”謀的人,他的毒計,同樣的能讓人聞之而色變,比如現在。
隻聽得徐庶,輕聲笑道:“此次曹操也不知道與那劉備談成了什麼協議,卻是讓劉備不顧一切的投入了所有的兵力去幫助曹操,若不然,想來此時整個東平國與濟北國皆已落入呂布之手了。”
輕輕地搓了搓下巴那還沒有長出來的淡淡胡茬子,方寧頗有些無奈地歎了口氣道:“若是有那劉家三兄弟加入戰場,那呂布,可就真要危險了,怪不得他急急派人來青州找我,卻原來是因為這麼個事兒。”
抬起頭來,看著一臉自信的徐庶,方寧輕笑道:“那以元直之見,我們當如何行事方為好?”
“靜觀其變。”很簡潔的一句話兒,然而裏麵所包含的意思卻是大大的多,很是值得人深思。
這靜觀其變,並不是完全不為所有,有的時候也就是告訴別人,這事情在做與不做之間,需要掌握好這麼一個度就行了。而至於這個度到底應該擺在什麼位置上,卻是值得好好讓人去深思的。
方寧答應了出兵,可是若是你出兵不出力,不去打上幾場,顯然那是不行的,呂布那原諒不了你,那麼張遼,高順二人心裏又會怎麼去想,所以這戰肯定是要去打的,然而,這戰應該打到個什麼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