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曹 操見得郭嘉說了下策,中策,卻唯獨個上策沒有說出來,當下不由大是奇怪,這郭奉孝,自投入曹 操門下以來,二人早已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哪來卻有如此不痛快的時候。
待得曹 操細細思量了一翻,否決了郭嘉的中,下二策後,卻把眼望向郭嘉,隻等郭嘉說出那上策來。
“上策乃是請主公起兵以再伐徐州。”
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大抵上便是如此了。
即便以曹 操這位梟雄心性,聽得郭嘉之言,亦是不由得大吃一驚的。
“還打徐州?”曹 操此刻,卻是滿臉的狐疑地看著郭嘉,等著郭嘉的解釋!
麵對曹 操疑問的眼神,郭嘉卻是沒有半分的意外,卻是一臉鄙夷道:“明公以為,陶謙若何?”
毫無疑問,可憐的陶謙老兒在郭嘉這位鬼才麵前,以及在曹 操這位梟雄麵前,那絕對的是屬於被人嚴重鄙視,甚至於唾棄的存在。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陶謙,絕對隻能算是一位上不得台麵的東西。
這,就注定了陶謙的悲劇。
不用過份多說,隻看二人那彼此間的眼神,那份譏笑,便展露無餘,對於郭嘉這個甚至於有點可笑的問題,曹 操甚至於還有些心思淡淡地回了幾個字來。
“此一代大儒也。”
一代大儒。。。。能吹枯生噓?天可憐見,陶謙絕對是一代大儒,可是,在這人命比狗賤的亂世裏,一代大儒,隻能是一坨比較硬當一點的便便而已,卻是啥都不是的。
若遠在徐州的陶謙有知,知道曹 操,郭嘉二人這般譏笑於他,也不知道他會做何感想。
曹 操天性本就算是一位灑脫的人,此刻,經得這一個不算玩笑的玩笑後,卻也是心性略見明朗,卻是頗有些感激於郭嘉。
“陶謙不足為慮,可慮者乃青州方寧也,奉孝以為我又當如何?”
如今的兗州,卻已經是把曹 操逼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地步。
如今的兗州,若曹 操再不想出何種策略來,以穩定住這已經處於動蕩中的兗州,那麼,勢必,兗州將會現一次亂起,到那個時候,周邊眾諸侯內,任是誰也會來分他這一杯羹的。
兗州這是一塊大肥肉,隻要他曹 操不把這塊大肥肉的香味捂得緊一點,那麼,很有可能,周邊,方寧,袁紹,郭汜,甚至於荊州的劉表,淮南的袁術,說不定他們都會對這塊大肥肉產生深厚的興趣的。
兗州,亂不得啊。
在這種情況下,他曹 操卻是必須做出一個決定,一個關係到整個兗州,或者說關係到他曹 操的以後所要走的路的決定。
是成龍,還是成蟲,有的時候,卻也隻在這一念之間耶。
如今,就如郭嘉所說,唯徐州,方才可有糧“借”耶,當然,以曹 操這霸道的魔王本性,這“借”估計也是老虎借豬,借多少亦是沒得還的了。
“明公卻是多慮了,區區青州,又有何懼之有,主公何不密使人往冀州,聯合袁紹之說願與隻同取青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