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浦北段
第二軍司令官 西尾壽造
參謀長 鈴木率道
第五師團 板垣征四郎
第九旅團 國崎登
第二十一旅團 阪本順(阪本支隊)
直屬各聯隊
第十師團 磯穀廉介
第八旅團 長瀨武平
第三十三旅團 田島榮次郎(瀨穀支隊)
直屬各聯隊
第一○六師團之一旅團
野戰重炮第一旅團
重炮第二聯隊
獨立機槍第六大隊
獨立機槍第十大隊
獨立輕裝甲第十中隊
獨立輕裝甲第十二中隊
航空兵團所屬部隊
偽山東自治聯軍部隊
津浦南段
華中派遣軍 畑俊六
參謀長 河邊正三
第十三師團 荻洲立兵
第一○三旅團 山田栴二
第二十六旅團 治田德重
直屬各聯隊
① 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1509《民國二十二年度國防作戰計劃》。
② 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1509《民國二十六年度國防作戰計劃》(甲案)。
③ 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1509《民國二十六年度國防作戰計劃》(乙案)。
④ 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1509《民國二十六年度國防作戰計劃》(甲案)。
⑤ 《盧溝橋事變前之中國軍備情況》,見何應欽《對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軍事報告》1937年2月,載(台)《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緒編(三)》,第351頁。
① 朱彙森主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一九三七年七至十二月份)》,台北國史館1987年6月版,第755頁。
① 劉庭華:《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係年要錄、統計薈萃(1931-1945)》,海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頁。
② 劉庭華:《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係年要錄、統計薈萃(1931—1945)》,第182頁。
① 榮孟原主編:《中國國民黨曆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下冊),光明日報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461—515頁。
① 施子愉譯:《抗戰初期德日法西斯誘降的陰謀》(1937年10月—1938年1月),《近代史資料》1957年第3期。
② 施子愉譯:《抗戰初期德日法西斯誘降的陰謀》(1937年10月—1938年1月),《近代史資料》1957年第3期。
① 複旦大學曆史係:《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史料選編(1931—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7—48頁。
② 施子愉譯:《抗戰初期德日法西斯誘降的陰謀(1937年10月—1938年1月)》,《近代史資料》1957年第3期。
③ 《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大事記》第二十四輯(1938年),中華書局1980年5月版,第10頁。
④ 《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大事記》第二十四輯(1938年),中華書局1980年5月版,第12頁。
① 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上冊,台北綜合月刊社1973年5月初版,第433頁。
①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著,田琪之譯:《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2卷第1分冊,中華書局1979年7月版,第3頁。
②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著,田琪之譯:《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2卷第1分冊,中華書局1979年7月版,第3頁。
③ 同上,第6—7頁。
①《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1卷第2分冊,中華書局1981年5月版,第18—19頁。
② 崔萬秋:《日本記錄中的台兒莊之戰》,原載台北《傳記文學》第35卷第4期、第5期,選自《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中華書局1989年10月版,第304—321頁。
③ 《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2卷第1分冊,第3頁。
④ 崔萬秋:《日本記錄中的台兒莊之戰》,《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第307頁。
⑤ 《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2卷第1分冊,第5頁。
① 曹聚仁、舒宗僑:《中國抗戰畫史》,聯合畫報社1947年版,第141頁。
② 崔萬秋:《日本記錄中的台兒莊之戰》,《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第307頁。
③ 《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2卷第1分冊,第30頁。
④ 崔萬秋:《日本記錄中的台兒莊之戰》,《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第307—308頁。
① 《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2卷第1分冊,第30頁。
① 第四集團軍總政訓處編《李總司令演講集》,1935年9月版,第60頁。
① 第四集團軍總政訓處編《李總司令演講集》,1935年9月版,第139頁。
② 第四集團軍總政訓處編《李總司令演講集》,1935年9月版,第203頁。
③ 《焦土抗戰》,珠口日報社1937年12月版,第1—2頁。
④ 廣西《幹校校刊》1937年18—19期合刊,第274頁。
① 《曆史檔案》,1984年第3期,第99頁。
① 胡璞玉主編:《抗日戰史·徐州會戰》(一),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1年版,第11頁。
② 胡璞玉主編:《抗日戰史·徐州會戰》(一),第11—12頁。
③ 胡璞玉主編:《抗日戰史·徐州會戰》(一),第14頁。
①(台)《先總統蔣公言論總集》卷15,第13—14頁。
① 何思源:《我與韓複榘共事八年的經曆和見聞》,載《一代梟雄韓複榘》,第71頁,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年6月版。
① 《民國檔案》,1987年第3期,第9頁。
② 梁漱溟:《七七事變前後的韓複榘》,載《一代梟雄韓複榘》,第224頁。
③ 黎重光:《中興煤礦與山東省府的周旋應酬》,載《一代梟雄韓複榘》,第104頁。
① 杜天錫:《韓複榘·言行瑣記》,載《一代梟雄韓複榘》,第194頁。
② 何思源:《我與韓複榘共事八年的經曆和見聞》,載《一代梟雄韓複榘》,第72頁。
① 王道生:《大本營派我到韓部》,見《一代梟雄韓複榘》,第237頁。
① 陳興唐主編:《中國國民黨大事典》,中國華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522頁。
② 《李宗仁回憶錄》,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502頁。
① 《第五戰區關於徐州會戰的作戰方針及指導要領》,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全宗。
①《第五戰區三分區李品仙部在津浦南段戰鬥詳報》,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全宗。
② 《李品仙回憶錄》,台北中外圖書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139頁。
①②③ 長江:《桂兵佳話》,《大公報》1938年3月19日第2張6版。
① 《李品仙回憶錄》,第139—140頁。
② 《李宗仁回憶錄》下冊,廣西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0年版,第178頁。
③ 金仲華:《池河西岸的激戰》,《抗戰三日刊》第42號,1958年2月3日。
① 《第十一集團軍李品仙部在津浦線南段作戰的戰鬥詳報》,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全宗。
① 《池河兩岸苦鬥七晝夜》,《大公報》1938年2月1日第2版。
① 胡璞玉:《抗日戰史·徐州會戰》(一),第17頁。
①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第4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29頁。
①② 長江:《淮上觀戰記》,《大公報》1938年2月25日第3版,2月20日第2版。
③ 惜夢:《徐海風雲》(四),《大公報》1938年4月2日第3版。
④ 《大公報》1938年2月20日第2版。
① 長江:《淮上觀戰記》(四),《大公報》1938年2月25日第3版。
② 《於部壯烈犧牲》,《大公報》1938年2月13日第2版。
① 《陸軍第五十九軍張自忠部淮河沿岸戰鬥詳報》,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全宗。
② 胡璞玉:《抗日戰史·徐州會戰》(二),第48頁。
① 《陸軍第五十九軍張自忠部淮河沿岸戰鬥詳報》,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全宗。
② 《抗日名將張自忠》,中國文史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121頁。
③ 《第五十九軍張自忠部淮河沿岸戰鬥詳報》,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藏。
④ 《抗日名將張自忠》,第17頁。
① 《第五戰區李宗仁戰況電報》,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全宗。
① 長江:《安徽政治在好轉中》,《大公報》1938年3月5日第3版。
② 長江:《安徽政治在好轉中》,《大公報》1938年3月5日第3版。
③ 長江:《安徽政治在好轉中》,《大公報》1938年3月5日第3版。
① 長江:《安徽政治在好轉中》,《大公報》1938年3月5日第3版。
② 長江:《皖中戰影》(續),《大公報》1938年3月13日第2版。
③ 長江:《皖中戰影》(續),《大公報》1938年3月13日第2版。
④ 長江:《皖中戰影》(續),《大公報》1938年3月13日第2版。
①《第五戰區三分區李品仙部在津浦南段戰鬥詳報》,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全宗。
② 陸詒:《合肥血戰記》,王叔明編《抗戰第一年》(上),商務印書館1941年1月初版,第284頁。
③ 長江:《皖中戰影》(續),《大公報》1938年3月13日第2版。
① 《皖中一老叟暢敘抗敵經過》,《掃蕩報》1938年6月26日第4版。
① 包子靜:《皖北的紅槍會》,《徐州突圍》徐州突圍編委會,生活書店1938年9月版,第330頁。
② 王達夫:《淮上英雄》,《抗戰三日刊》,1938年4月19日。
③ 王達夫:《淮上英雄》,《抗戰三日刊》,1938年4月19日。
① 包子靜:《皖北的紅槍會》,《徐州突圍》,第337頁。
② 胡璞玉:《抗日戰史·徐州會戰》(二),第87頁。
③ 包子靜:《皖北的紅槍會》,《徐州突圍》,第335頁。
④ 包子靜:《皖北的紅槍會》,《徐州突圍》,第337頁。
① 《敵軍的自承》,《大公報》1938年4月22日第3版。
② 《敵軍的自承》,《大公報》1938年4月22日第3版。
③ 《敵軍的自承》,《大公報》1938年4月22日第3版。
④ 《敵軍的自承》,《大公報》1938年4月22日第3版。
① 《敵軍的自承》,《大公報》1938年4月22日第3版。
② 長江:《淮南戰場》,《大公報》1938年3月10日第2版。
③ 《李品仙回憶錄》,第141頁。
① 《新華日報》,1938年2月12日。
② 《新華日報》,1938年2月14日。
③ 《抗日名將張自忠》,第121頁。
④ 《李宗仁回憶錄》(下冊),第512頁。
① 《大公報》1938年4月7日第3版。
① 胡璞玉主編:《抗日戰史·徐州會戰》(二),第101頁。
① 胡璞玉主編:《抗日戰史·徐州會戰》(二),第102頁。
② 孫震:《第二十二集團軍關於滕縣戰役的戰鬥詳報》,《悲壯之役——記1938年滕縣抗日保衛戰》,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