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英國“考文垂”號驅逐艦被“飛魚”導彈擊沉受到接連打擊之後,英國人逐漸意識到了“飛魚”導彈的厲害。伍德沃德下令將所有艦船撤到離馬島和阿根廷海岸較遠的地方,以避免遭受新的攻擊。馬島戰爭開始的時候,阿根廷除了已經擁有的5枚“飛魚”導彈外,還向法國訂購了另外9枚。但是,隨著戰爭的進程,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應英國政府的要求,下令不再向阿根廷出售“飛魚”導彈。此舉使阿根廷政府感到十分緊張,被迫尋求從其他國家間接獲得“飛魚”導彈。通過情報部門,阿根廷獲悉秘魯向法國訂購的8枚“飛魚”導彈即將到貨。於是,阿根廷政府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希望從秘魯高價購得這些導彈。法國政府聞訊後,故意尋找各種借口拖延交貨時間,直到戰爭結束才把導彈送交秘魯政府手中,使得阿根廷從第三國購買“飛魚”導彈的計劃流產。沒有“飛魚”導彈,阿根廷就沒有了同英國對抗的資本,形勢發生逆轉。
為徹底擊垮阿軍,英軍從5月27日起開始實施登島作戰。5月29日,英軍攻占了非常重要的達爾文港,斃傷阿軍250人,俘獲1,400人,並繳獲大批彈藥和其他軍需物資。此後的幾天中,阿軍節節敗退。6月8日,為了挽救守島的部隊,加爾鐵裏孤注一擲,下令集中尚存的空中力量對英軍展開大規模空襲,結果打死英軍180多人,阿機再現神勇擊沉了包括英國的“加拉哈德爵士”號登陸艦在內的3艘大型登陸艦,並重創“普利茅斯”護衛艦。
但是英軍並未放棄,仍然決心奪取馬島。6月8日晚,3,000名英軍乘坐“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號客輪登上馬島,使島上的英軍增加到了8,000人,而且擁有重炮30門,坦克20輛。6月11日,英軍開始發起總攻,並於12日拂曉前攻占了距馬島首府阿根廷港15千米的哈裏特山和朗頓山。13日晚,英軍再次發起進攻。英軍從東西島間的結合部突破,避開正麵,爾後再向東推進,分進合擊,奪占全島。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6月14日。阿陸軍孤軍奮戰,損失慘重。阿統帥部見大勢已去,電告馬島守軍“在不損害武裝部隊榮譽和國內政策的情況下”可以自由行動。至14日中午,英軍已經推進到距市區約4千米的地方。阿根廷港上空掛起了白旗。午後,英阿雙方戰地司令官會晤,達成非正式停火協議。至此,曆時74天的馬島戰爭終於結束。
戰爭結果及評價
這次海戰中,英軍共損失艦船6艘、飛機34架,傷亡1,000人,被俘200人;阿軍損失艦船11艘、飛機105架,傷亡2,300人,被俘1.13萬人,最後英國還完成了馬島登陸,阿根廷被迫投降,英軍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是戰爭的失敗並沒有使阿根廷人放棄爭奪馬島主權的鬥爭,他們在戰後把每年的6月10日定為“馬島主權日”,英阿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馬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在南大西洋首次爆發的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戰爭中,英阿雙方都投入了相當數量的陸、海、空軍部隊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如導彈、核潛艇等,使這場海戰明顯區別於傳統海戰,揭開了高科技戰爭時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