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家常便飯的智慧(1 / 1)

我是一個平凡的婦人,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過著滴水粒米的平凡生活。

張愛玲說她喜歡市井氣,我迷戀煙火味。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是“紅藕香殘玉簟秋”的日子,誰又能每天吟詩作畫、紅袖添香呢?那是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

我常常想的是小雞燉蘑菇和蘿卜絲鯽魚湯的香,還想著樓下,臨街那家賣水煎包的吆喝聲,那一聲聲,分外的煙火氣,讓我感到了生活的一式百樣。

聽她說:“我做菜的時候喜歡看看窗外的院子,那些花壇裏的花草,那些樹木,會讓心情更舒散。”

是啊,一定有很多主婦都會這樣,在等菜熟的片刻間,從廚房的窗口望出去。

我也一樣,無論是近午還是傍晚時分,站在廚房熱熱的爐子前,一麵炒菜,一麵情不自禁地向窗外望去。感受著那個梧桐樹後的街景,在自己的心中有著對這個街景的歸屬感,那是一種放心將自己的後背靠過去的生活。

有時會什麼也不想,隻是靜靜地看著窗格裏那些成蔭的綠樹,還有那隻躲在樹蔭裏的小貓,看著它好奇地一圈又一圈的追著自己的尾巴,白白黃黃的胖身子扭成了花,菜也就在這隨意、閑適之間做好了。

忍不住覺得,在這大城小廚的日子裏,每日一把綠菜、幾顆鮮果,女人把它放進了灰撲撲的日子裏,做成了一道家常菜,幸福就像這道家常菜,要自己親手去烹調,所有的滋味才能出來。

我傾向於這樣活著的姿態,就像我喜歡家常菜,喜歡吃也喜歡做,覺得它最隨意、最穩妥、最踏實。最家常的東西才這樣溫暖,這溫暖裏有著讓我不能忘記、也不願忘記的好光陰。

每天幾乎都是一樣的,願意過的日子和不願意過的日子都摻雜在一起,容不得你去逃避、去挑挑揀揀,隻是逐日逐月地過下去,等待自然而然的沉澱。

這些沉澱,那樣令人驚訝,令人有淺淺的喜悅,在我獨自一人的時候常喚醒我。我迷戀於此,很想把它們留住,記起來,寫下來。

我喜歡分享這個詞,兩個人分享一個快樂,就能擁有兩個快樂,就像朋友、家人分享我做的家常菜一樣。

讓我們在書裏相見,彼此分享著對浮世裏種種煙火情的詮釋,彼此分享著一種愉悅、一種感動,好嗎?

劉偉

2010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