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武者技藝與遠古捕獵術一脈相承,其中以弓箭術和投矛術最為重要,長兵術和短兵術次之,弓箭術和投矛術為遠程攻擊術,長兵術和短兵術則是近程攻擊術。在古代,因生存需要,所有人都不斷的完善這四種安身立命之術,使得這四大武技發展出各種門派和世家,極大的提高了人們的生存能力,即使在嵌入獸時代,在底層人們爭鬥時依然是使用四大武技,這也是各大門派和世家雖然有所衰落但沒有消失的原因之一,而且任何家族不可能奢侈到全部使用騎師,必定配備大量的普通士兵,這些普通士兵和巡警的訓練還是需要靠這些武術門派和世家。
弓箭術,講究的主要是準和快,弓和箭的種類也有很大講究,這是各個氏族部落從遠古時期就必須掌握的技能,因而往往都是代代相傳,並未有什麼箭術流派,但每個家族都是一個箭術家族,都有係統的學習方法,不管是騎射還是定射均有傳承,倒是有專門製弓和箭的門派,複合弓,單體弓,反曲弓,弩,甚至是仙弩都有專門的製作世家。另外,幾千年的發展,一些實用的技巧和花哨的技巧也摸索了出來,實用技巧一直流傳,而花哨的技巧,除了偶爾一見的天賦異稟者,很難見到。
投矛術,又稱標槍術,也是一種家傳的技藝,即使弓箭的出現,標槍這種武器也沒有消失,依然有很多人使用,其技巧也是準和快,在使用過程中,人們發明了投擲器輔助投擲,使得其準確度和距離都得到了大大提升,但一般決鬥都是徒手投射,這也是一種在決鬥的最常用的武器之一。
而長兵術則是由長矛轉化過來的武術,後來演化出包括矛,戈,槊,戟等長兵器的搏殺武術,原本是用來擊殺野獸的,後來用於部落戰爭,因而十分流行,門派和世家極多,這些門派和世家都是在千年時間中專注於這一項技藝,其餘氏族部落各方麵都有研究,因而,這些武術雖有流傳,卻沒有那些門派和世家那樣精通,那些門派又不耽收徒,人們也懶得自己研究,隻送去學習就行,但自己家傳特有的武術,卻作為撒手鐧。
短兵術則是遠古祖先模仿野獸的牙齒和犄角所製作的兵器,其特點就是短,但這也是相對有長兵器來說的,包括劍,刀,斧等,正因為其短,所以用來與野獸搏鬥很是吃虧,遠不如長兵器安全和強力,因而這種短兵都用於日常生活,常常隨身攜帶,砍樹割肉什麼的都行,打架時也成了最稱手的武器,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發現近身搏鬥時這種短兵器比長兵器好用,就有人開始研究這種短兵器的搏鬥術,這就慢慢造就了短兵術,又因打架的機會總比戰爭的機會多,短兵器也比長兵器有好攜帶一些,短兵術的發展比長兵術得快,流派也更多,也是平民間決鬥的最常用武技。
長矛派就屬於長兵術中的長矛術與投矛術中的飛矛術結合而成的門派,在加卡鎮這個隻有三四千人的小鎮,長矛派的武者就占了兩三百人,這個鎮子又沒有其他的貴族存在,因而長矛派就是加卡鎮的掌權者,而長矛派的掌門也就是加卡鎮的鎮長,如此地位數十年,丹義自然而然成為了一名渾身散發威嚴氣勢的嚴師和領袖。
飛矛派中,原本圍繞杜宇左右的飛矛武者,在丹義的注視下,一秒鍾都堅持不了,頓時做作鼠獸散,隻留下四師兄阿農。杜宇觀丹義,雙目炯炯有神,下盤沉穩,血氣充足,手繭極厚,儼然一副武林高手的氣派,根據杜宇這些年見過的武者的經驗判斷,這位丹掌門也是一名一流武者。
阿農是這一波人中,唯一一個不畏懼丹掌門的弟子,這也證實了丹掌門對阿農的喜愛。阿農介紹道:“師傅,這就是那位救了風師弟的少俠,杜宇,杜兄,這是我師傅,飛矛派的掌門人!”在眾人來飛矛鎮之前,阿農就安排了一個師弟先行一步,去通知丹義。
“丹掌門,久仰大名!早就聽說丹掌門一手飛矛術,無人能及!”杜宇並非說的客氣話,丹義這一手飛矛絕技,最少在雨林中是無人能及的。
丹義看到杜宇心中極為震驚!聽先回來的徒弟講述這件事時,還以為是一名二十七八的武者,沒想到竟如此年輕,隻有十七八歲!更不可思議的是,觀其氣勢和精神,完全不下於一名一流武者!十七八歲的一流武者,若是在這之前,有人告訴丹義有一人能在十七八歲就成為一流武者,丹義絕對不會相信,現在,這樣的人竟然就站在自己麵前,怕是隻有傳說中百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才才有可能在如此小的年齡有此成就。
“不敢當,不敢當,倒是杜少俠如此年輕就有如此武藝,來日必定名震雨林!在此,還要多謝杜少俠救了小徒性命,在這飛矛鎮,我丹義還是有幾分麵子的,有所差遣,必當竭盡全力!”丹掌門自然明白花花轎子人人抬的道理,話雖這麼說,但若是杜宇要求過分,當然也有辦法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