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除夕夜如期而至,村裏麵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到處都彌漫著一股歡樂地氣息。每年這個時候,出門在外的村民,不管是打工也好,求學也罷,但凡有機會都會在晚上之前趕回家,全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一頓團圓飯。今年的林石村顯得格外的喜慶,家裏的女人們難得大方一回,紛紛從家裏僅有的存款裏拿出一部分為家裏人置辦了新衣服,備足了年貨,奢侈一點的家庭還為家裏的男人準備了幾瓶好酒,為孩子們買些瓜果花生。聽一些大人講,這樣的情形在林石村已經很多年沒見到了。林石村的村民們,祖祖輩輩就靠著家裏的一畝三分地過活,偶爾出海打點魚,幾乎每個家庭的年收入不會超過2000元。而就這麼區區2000塊,不僅要負責全家老少的吃喝穿,親朋好友的紅白喜事的紅包,還要承擔小孩的學費,一旦有個小病小災的,這一年就基本上不夠開支了。在這麼一種情況下,每個家庭還要想著存點錢,家裏有小孩的存點錢給孩子上高中,上大學,家裏孩子大的就存點錢給孩子娶媳婦,家裏有老人的就要存點錢準備給老人買棺材修墓。這種日子苦了老人,苦了孩子,最苦的是在家當家的女人,每天就盤算著怎麼樣才能把一分錢掰成兩瓣來花。今年能為家裏過個痛快年,是因為村裏人昨晚在林老二家證實了一件事。。。
林老二就是林雲龍的老爹,在家裏排行老二,村裏人就稱呼其林老二。當然這是以前大家都這麼叫,如果現在誰如果這麼叫估計會被淋石村的村民的唾沫星子淹死,就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林雲龍。這一段時間是林老二有生以來過的最快活的半年,以前大兒子林雲海要娶個媳婦,女方家裏不是嫌東就是嫌西,都不肯嫁到他們家,就因為林雲龍的老母親常年臥床,就家裏那點微薄的收入真的是。。。偶爾有一兩個肯嫁的,一開口禮金又讓家裏實在是吃不消,為了這事林老二是整夜整夜睡不著。現如今多少好姑娘上趕著要嫁給林雲海,要臉蛋有臉蛋,要身段有身段,最重要的是個個都是溫柔賢淑,品行端正。。。年初大兒子就要結婚了,雖然親家是個有點勢利的人,但是這並不妨礙自己對未來兒媳婦的好感,對這個媳婦林老二還是很滿意的,每每想到這裏林老二都會在夢裏笑醒。女兒和女婿現在都在麻袋廠上班,在廠裏大小也是個小領導,上班輕鬆不說,拿的工資還比別人多。林老二知道現在的一切都是曾經自己認為最不爭氣的小兒子帶來的,有誰會想到曾經那個不著調的混混兒子一轉眼就變成大老板,開公司辦廠,造福鄉裏,福澤四鄰呢。現在走在村裏,哪個見了不是恭恭敬敬喊聲二哥或者二叔,二爺。。。人這一輩子不就圖個堂堂正正,眼眉吐氣嗎,能讓別人如此的尊重,林老二想想這輩子就值了。
昨天晚上小兒子林雲龍運了一小車的年貨,還抱了一台大彩電回家,說是準備在家裏多年。林老二心裏很高興,小兒子已經兩年沒在家裏過年了,孩子買再多東西回家都比不上人回來還讓人高興。前兩年小兒子倒是在過年的前一兩天都有回家,可是父子倆總是因為林雲龍的身份問題爭執不下,最後都是不歡而散,林雲龍就回鎮上找狐朋狗友一起過年了。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可是沒錢沒有幾個有臉回家過年,前兩年林雲龍沒有在家過年,一方麵是林老二的態度,另一方麵林雲龍自己也沒臉在家過年,在外麵混了一年到了年底剩不了一毛錢回家不說,還帶著個混混的名聲回家,左鄰右舍的議論著,林雲龍也不想大過年的給家裏添堵,就漸漸地都沒有回家了。今年不同了,身份變了,錢包鼓了,腰板直了,終於回家過個年了,林雲龍打心裏感謝林雲奇是他才讓自己堂堂正正的活一回。林雲龍心裏暗暗發誓這輩子就把這條命賣給林雲奇了,不為自己,就為家裏人也值了。晚上的時候,父子三個本想高高興興的喝了幾杯,也不知道是誰走漏了消息,不僅村裏的主任找上門,連村裏德高望重的三太公也驚動了,再加上和林雲龍這一房比較親的親戚,大大小小總共20來號人都來蹭飯來了。這麼多的人,帶酒帶肉的也有,帶雞帶鴨的也有,更經典的是連桌子凳子都帶來了,看來大家都是有備而來啊。幾個婦女幫忙收拾了一下,酒菜就上桌了,反正就是大碗的菜大碗的肉,林雲龍去裏屋搬了兩箱白酒,兩條阿詩瑪出來,男人每人一包,至於小孩子每人一個紅包。酒過三巡,趁著大家都在林雲龍告訴大家明年麻袋廠擴建至少要在林石村再招收200人,也就是說加上去年招的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能有一個進廠名額名額,大家聽到這個消息真是高興壞了。隻有三太公一個人在旁邊鄒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