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師師長若盧傑夫將軍,在炸彈爆炸後,被埋在自己的掩蔽部裏。集團軍司令部警衛隊的戰士們挖出了他,並將他送到崔可夫的掩蔽部裏。該師各部隊由集團軍司令部直接指揮。
第62集團軍司令部所得到的各部隊送來的情報矛盾百出,判斷工作越來越困難。團和師的指揮所、觀察所都被炮彈、炸彈炸毀,很多指揮員犧牲了。第62集團軍指揮所裏有30人犧牲……
被包圍的和切割開的守備部隊在繼續戰鬥……
德國坦克第14師曆史的撰寫者格拉姆斯描寫了這場戰鬥。他寫道:
“當天,這個師的運氣不錯,進展比較順利,該師的兵力像握緊的拳頭一樣,在強大的炮兵和俯衝轟炸機的支援下,衝過拖拉機廠。半夜左右,該師的第103團1營和一個坦克營抵達域北伏爾加河岸,但堅守已占領的地盤的任務更為艱巨。
“這場驚心動魄、令人疲憊不堪的戰鬥,不分地上地下,廢墟、地下室、大城市的壕溝和工業區都成了激戰的場所。……坦克爬過垃圾山和廢墟,吱吱呀呀地衝入破壞得不成樣子的工廠、車間,順著堵塞的街道和狹窄的工廠院庭進行近距離掃射。有輛裝甲車突然震動起來,敵人的地雷轟隆一聲把它炸得粉碎。這一切畢竟還能經得住,可再往前便是伏爾加河的斷岩峭壁,它好像一個無底洞一樣,恰恰在這裏展開一場最殘酷的廝殺。
“假如德國人占領了伏爾加河岸邊,那麼到夜間,蘇聯軍人好像從地縫裏鑽出來一樣,常常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他們的翼側和後方。往往是晚上在激烈的戰鬥中奪回了的地方,第二天早上又給丟掉了。在低窪多林的河對岸,看不到敵人,他們的炮兵連和步兵都不顯形跡,但它們是隱蔽在那裏,並從那裏進行炮擊。
“每晚成百隻小船穿過寬闊的激流,將增援部隊運往成為廢墟的斯大林格勒。於是,一切又從頭開始了:疾風般的炮擊,俯衝轟炸的飛機,長時間的硝煙彌漫,暗無天日。但局勢並沒有改觀。我軍戰鬥力如同太陽下的油一樣,變得軟弱無力。”
傍晚,德軍衝入拖拉機廠,然後,擴大突破口,其先遣突擊隊前出至伏爾加河。
同一天,守衛拖拉機廠接近地的近衛步兵第37師和步兵第95師90團的防禦地帶內發生的戰鬥特別艱苦。在這裏進攻的是德軍步兵第389師和94師,騎兵第100師(輕步兵),坦克第14師和24師。這些部隊總共有250~300輛坦克。
每次衝擊前,先是一陣猛烈的炮火準備和航空兵的密集轟炸。德軍航空兵一天內在這個地區出動飛機800~900架次。在強大的炮兵和航空兵行動之後,2~3個坦克梯隊和跟進的步兵便快速向蘇軍陣地發起衝擊。
在殘酷的鬥爭過程中,近衛兵第37師和步兵第90團在左鄰兵團的協同和炮火的掩護下,給敵人以重創,擊毀德機18架,坦克50輛,殲滅德軍官兵200人左右。但是德軍仍然占據著拖拉機廠,並在約2.5公裏的正麵上突向伏爾加河。
此時,第62集團軍的處境更加困難。它的右翼與莫克拉亞麥切特卡河以北的主力失去了聯係。被切斷的部隊由步兵第124旅長戈羅霍夫上校率領著。他被三麵包圍一個多月,被迫退到伏爾加河,繼續頑強地進行防禦。
10月15日,激烈的戰鬥在拖拉機廠區和第62集團軍戰線北段繼續進行。德軍將其步兵第305師投入了戰鬥,並力圖沿伏爾加河向南和北發展進攻,以便迂回到第62集團軍主力的後方,並將其全部殲滅之。
近衛步兵第37師的一些獨立分隊和部分兵力一直戰鬥在拖拉機廠工人新村和米努辛斯卡亞大街地區。進行艱苦戰鬥的還有步兵第95師和坦克第84旅。第62集團軍的其餘部隊也在與德軍的小股部隊作戰。
同德軍激烈戰鬥的地方距第62集團軍指揮所隻有500米了,這不僅給集團軍指揮造成了很大困難,而且對整個第62集團軍的“頭腦”構成了嚴重威脅。
斯大林格勒方麵軍首長了解到第62集團軍的艱難處境後,采取了增援第62集團軍的措施。
10月14日日終前,方麵軍司令部令第64集團軍將其所屬步兵第138師撥歸第62集團軍司令員指揮。令柳德尼科夫上校即刻緊急集合一個全建製步兵團,在不遲於10月15日淩晨5時,渡河抵達到伏爾加河西岸,聽從第62集團軍司令員崔可夫指揮。考慮到師裏的武器和所有彈藥第二天才能運到,所以團裏補缺的武器,暫從其他團抽來補充。
但是,15日淩晨,這個團沒能渡到右岸。方麵軍司令員原定這一天親臨斯大林格勒防禦最危險的地段,也未能實現。因為德軍強大的炮火封鎖了所有碼頭和渡口,當日試圖渡到拖拉機廠地區也沒有成功。
柳德尼科夫上校率領的步兵第138師的一個團在10月15日夜間進入斯大林格勒,並馬上在“街壘”廠以北投入了戰鬥。
以幾個摩托化步兵團加強的德軍步兵第389師和坦克第16師,從早晨就向防守在雷諾克和斯帕爾塔諾夫卡新村的戈羅霍夫上校指揮的北方集群發起衝擊。同時,德軍步兵第305、第100、第94師和坦克第14、第24師繼續沿伏爾加河右岸向南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