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部扇形地區。1月13日,第57集團軍近衛步兵第15師第44團在切爾夫連納亞河東岸受阻。敵人從三個偽裝得非常巧妙的火力點裏不斷進行瞄準射擊。為給部隊開辟通道,二營的奧西波夫中尉和別雷赫少尉兩位排長攜帶一捆手榴彈向火力點爬去。接近敵人時,他們猛地甩出手榴彈,炸毀了兩個火力點。但他們卻不幸在第三個火力點前英勇犧牲。機槍手謝爾久科夫下士立刻勇敢地向第三個火力點爬去,投出兩捆手榴彈。敵人的火力點仍然射出凶狠的火舌。謝爾久科夫一躍而起,撲向火力點,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近衛步兵第15師迅猛攻上河岸。敵人的另一道防線也被突破了。第57集團軍第38步兵師占領了沃羅波諾沃附近的德軍機場,繳獲18架完好無損的飛機,生擒了躲藏在掩蔽部的機場人員。

第64集團軍也突破了敵軍防線。62集團軍繼續向西進逼,與第65、21集團軍左右夾擊。

保盧斯四麵楚歌。他連忙向希特勒呈上報告:

“俄國人的主力從西、北、南三麵衝破防線,矛頭指向卡爾波夫卡和皮托姆尼克。步兵第44和第76師受到嚴重損傷。機械化第29師僅有一部分有戰鬥力的準備。恢複態勢沒有任何希望。德米特裏耶夫卡、齊邊科和拉科季諾被放棄了。”

這是一個充滿失望、灰心喪氣的報告。

得到的答複是:

“無論如何也要保住齊邊科、卡爾波夫卡、羅索什卡。竭盡全力保住皮托姆尼克,不讓俄國人占領。要想方設法奪回齊邊科。集團軍司令官要上報采取反攻的措施。並要講清楚,是在什麼情況下,未經陸軍參謀總部允許而放棄齊邊科的。”

看起來,這個時候,失望情緒已籠罩了希特勒大本營。在斯大林格勒,許多德國軍官和士兵已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要“竭盡全力”保住的皮托姆尼克一片恐慌。

1日12日,皮托姆尼克機場附近突然出現了幾輛蘇聯坦克。一個現場目擊者、德國司令部的一名軍官後來敘述了緊接著出現的情況:

“驚慌來得很突然,並且引起了一場混亂。不知誰喊了一聲:‘俄國人來啦!’一眨眼間,健康的、有病的和受傷的一齊從帳篷裏、從掩蔽部裏跑出來。每個人都想盡快地往外衝。有一個人在慌亂中被踩死。傷員們抓住自己的同夥,拄著棍棒和步槍,在寒風中一瘸一瘸地走著。有的搖搖晃晃,支持不住,隨即倒在地下,但誰也不理他們。過了幾個小時,這些人就都成了僵硬的屍體。汽車上,常常因為爭個座位就互相搏鬥。機場的地勤人員、醫務人員和輕病號首先向停在皮托姆尼克機場邊那些尚未損壞的汽車跑去。馬達剛一發動,便向通往斯大林格勒的公路上疾馳。刹那間,一大群人站在汽車兩側的擋泥板上、腳踏板上和車頭的蓋上。這樣的載重,差一點把汽車壓翻。有些車因燃料不足或馬達出毛病開不動了。那些開走的車,被人們不停地追呀,追呀。隻要能行動的人都溜走了。剩下的人員隻好呼籲救援。這種情況持續了不長一段時間。天氣仍很寒冷。號叫聲消失了。隻能聽到一句話:‘誰來救救我呀!’”

這個軍官心中唉歎:“在一個被破壞的城市裏,在不斷遭到俄國人進攻的情況下,哪裏有可能得救?根本談不上什麼挽救。這是在驚恐中,在殲滅戰中,精神和體力受到摧殘的、半死不活的人的自我安慰。”

情況很快弄清了。進攻機場的隻是蘇軍的一個偵察隊。德國人重新控製了機場。隻有一些德國傷病員返回原地。德軍士兵被嚇得魂飛魄散。大多數飛行員和醫務人員隻是到了傍晚才返回皮托姆尼克機場。可是,他們不會停多久。蘇軍攻占皮托姆尼克機場,也不過是在一二天後。

到1月13日,戰役第一階段的任務已經完成。德軍防線的西麵突出部已被切斷。第65集團軍連續作戰,繼續向東突擊,直接進攻古姆拉克、戈洛季謝、“街壘”工廠。也就是說,第65集團軍將和第66集團軍一起,共同殲滅被圍的北部集團。從西部和西南部發起進攻的3個集團軍在這一天已推進到羅素什卡河德軍的第二道防線。

德軍士兵和軍官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草原上,在狂風暴雪和蘇軍炮火的襲擊下,放棄陣地,繳械投降。羅索什卡河的德軍防線阻擋不住蘇聯紅軍的進攻。蘇軍邊戰鬥邊強渡過河。

1月13日淩晨,第65集團軍坦克獨立第91旅在參加了攻克卡爾波夫卡的戰鬥後,來到新阿列克謝耶夫斯基村集中。旅長雅庫鮑夫斯基突然聽說在一個國營農場附近有一個飛機場。

雅庫鮑夫斯基立即派人到集團軍司令都去送情報。

集團軍司令部下令,必須完整地把敵軍航空技術裝備保存起來。

這個飛機場對德軍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是希特勒統帥部還能借以和保盧斯集團保持聯係並補充彈藥和糧食的惟一據點。

遠遠看去,機場象是一個很大的螞蟻窩。幾百架飛機、汽車、高射炮,還有帶有紅十字的大帳篷,密密麻麻地擺在機場上。不斷有飛機在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