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空中利爪(16)(3 / 3)

武器裝備現代化:該自衛隊空降突擊隊部隊將實施“質重於量”的原則,從三方麵加強武器裝備的現代化。一是提高空中機動能力。該部隊裝備更多的CH-47型運輸直升機、C-130型中型運輸機來取代YS-11型運輸直升機,以便於能在幾小時內由基地機動到數百千米以外的地區。二是提高遠距離反坦克能力。該部隊將裝備新型製導炮彈和新型反坦克直升機以及機載、車載反坦克導彈。三是提高近戰殲敵能力。該部隊將裝備地麵反坦克導彈、空中反坦克導彈以及無人近戰武器。

戰法現代化:該部隊以“內陸持久作戰”為其作戰指導思想,主張在內陸遲滯、阻擊、殲滅敵人。由於武器裝備不斷發展,日本在醞釀組建自衛隊空降突擊隊時強調了要采取新的戰法,做到重視前方處置、早期擊敵。這種戰法要求部隊必須抓住敵人著陸前和登陸後的弱點,依靠強大的機動力量,將敵人一舉殲滅。為了適應這種戰法,日本加強了對自衛隊空降突擊隊的訓練、空降訓練、夜間訓練、野戰生存訓練等,並從1995年起每年組織1~2次有各兵種配合的快速反應訓練,使各分隊(兵種)能熟練地掌握其作戰行動方法。

空中利爪

眾所周知,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SAS)以其超群的特戰能力、不俗的戰果而蜚聲世界。但很少有人知道,與英國同文同種的澳大利亞也有一支自己的空勤團。他們的使命和人員素質,和英國老前輩們相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是澳大利亞特種勤務團(SASR)。

組建編製

澳大利亞特種勤務團成立於1957年,空軍按照英國模式成立了第1特種勤務連。當時,英國正在同馬來亞遊擊隊作戰,陷入進退維穀的境地,不得不調遣這支部隊參加作戰。因此,這支部隊成立後不久就經受了戰爭的洗禮。1960年,第1特種勤務連的部分成員被編人了“王室澳大利亞團”,改編為一般的步兵部隊。1964年,由於當時形勢的需要,這支部隊又重新獨立出來,其編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並正式改編成澳大利亞特種勤務團,1965年被派往文萊及婆羅洲。

特種勤務團的本部設在澳大利亞佩恩附近的斯旺伯恩,轄有1個指揮部、3個“佩刀”特種勤務連以及若幹人作戰支援分隊。1979年,又奉命組建了反恐特種作戰分隊,隸屬於特種勤務團指揮部調遣。執行具體作戰任務時,澳大利亞政府的特派部隊可通設在堪培拉的國家安全服務協調中心直接指揮。

嚴格的選拔

SASR隊員主要從現役軍人的誌願者中選拔,參選的隊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極強的耐力、很高的自我約束力以及對各種武器熟練的操作能力。

參選隊員須經過嚴格的考試,合格者方能入選。入選者還要經過一係列基本技能訓練、特種作戰技能訓練以及野外生存特別訓練等,隻有成績優異者才能成為一名正式的特種勤務團的隊員,才能在胸前佩戴上特種勤務團的土黃色貝雷帽和金屬翼形匕首徽章,戴上綠色貝雷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