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唱就唱,唱的響亮是曾經紅極一時的一首歌裏麵的歌詞,從這句歌詞裏我們也能看到一個意思,那就是想做就做,不要猶豫。可否試過一件事考慮很久之後總是下不了決心去做,結果等到終於決定要去做的時候,已經沒有機會了。那個時候的感覺一定很痛苦吧。
【案例鏈接】
你可能想想不到美國的副總統亨利·威爾遜從小出生在一個窮困的家庭。他還在很小的時候,就看到了自己家庭與別人家的差距。當他眼饞著別人家小孩吃麵包時,而自己的母親卻雙手空空、痛苦的看著自己。
他在10歲那年離家,在他鄉做了11年學徒,一年當中隻有一個月可以去學校學習。而11年之後,他最後的薪水是6隻綿羊和1頭牛。這讓21歲的威爾遜得到了84美元。讓人可敬的是,他從嬰兒到如今已經是大小夥子,沒有花過1分錢在零食上。所花的每1分錢都是必要和深思熟慮的。
在這一年,他得到人生的第二份工作,帶人進入森林采伐圓木。作為隊長的他每天都是最早起來的,而後工作到伸手不見五指時才收工。這樣如此辛苦又高強度的勞動給他帶來每月6美元的薪水。這些錢也許在很多人眼裏是那麼微不足道,但對於當時的威爾遜卻充滿誘惑力。
即使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威爾遜也並沒有放棄,像很多失敗者一樣抱怨或者甘於平庸。他不斷的提升自己,以免讓機會從指縫中溜走。他不放過任何進步的機會,總是在閑暇時間看書,一本接一本,不厭其煩的看著,而後一個人思考。
說起來讓人有些驚訝,在威爾遜21歲時,他已經看過不下千本書籍,將知識與思考並駕齊驅。他要去很遠的地方學習皮匠,在途經波士頓時,他參觀了邦克·希爾的紀念碑以及一些名勝古跡。整個旅行隻花費了1.6美元。
沒過一年,他在課餘時間參加一個辯論俱樂部,最終成為冠軍。他出色的演講才華也讓他在日後仕途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來到馬薩諸塞州的第8年,他發表自己的經典演講《反對奴隸製度》。 在12年後,他在榮譽及一身後最終進入國會。
【掌控者考場】
在很多時候,人們的思維已經形成了定式,總覺得要謀定而後動。意思就是遇事的時候要先考慮好了再去做,殊不知就是在這考慮的過程中,機會已經慢慢的溜走了。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可以容許你慢慢思考的年代了,當今社會瞬息萬變,一眨眼的時間就會出現很多不可知的變化。在此之前我們如果隻是消極等待的話,那終將失去一切機會。當年的諸葛丞相是公認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就是這樣神機妙算的諸葛丞相也被司馬懿評價為過於謹慎,以至於坐失出兵的良機,以至於最後遺恨五丈原。
魯迅先生曾經評價諸葛亮是“多智而近妖”。就連這樣一個人都會因為過於謹慎而失去機會,你還會認為你想的東西多機會也就越大嗎?拋開良機稍縱即逝不談,即便隻是腦子裏想的東西太多也會耽誤事情,人一想的多了自然就會拿不定主意,在別人看來就是優柔寡斷。這個時候你是否想到過要改變下呢?
你遇到一件事是先想後做還是做了再想?
人生那一征途,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誰也不可能保證自己的遇到的事情全都在計劃內,必定會有一些突發事件突然出現然讓我們措手不及。這個時候要怎麼辦,緊急開個會討論一下?就在你在會上和人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事情已經向著最壞的方向疾馳而去,剛剛研究出來的方案已經過期了,於是再接著研究,再接著過期,再接著研究,終於這個題目無解了。這下你省心了,可是你心裏是不是覺得差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