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的時候,陸曉明抱著自己還是新人的態度,想要努力去工作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可是時間長了由於對軟件開發根本不感興趣,一個接一個項目的做下來讓陸曉明越來越厭倦這份工作了。他覺得自己現在隻能看到手中的項目這一小塊兒了。以前所謂的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根本就是一紙空文了。
他清楚自己其實並不勝任這份工作,更不想繼續做這份工作。終於在一次項目過後,陸曉明終於決定向公司提出辭呈,他需要去更全麵的了解自己,來從新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一個規劃了。
【掌控者考場】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把自己置於井中而不自知,自以為是看得很遠了,其實還是隻看到了眼前的這一小部分,因為在我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已經被井口限製住了目光。
文中的陸曉明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所以選擇了放棄的態度,其實這也是一種固步自封,也是把自己的目光局限了起來。他隻想到了自己不喜歡這個專業,隻想當初怎麼不去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但是卻從來不去想,自己為什麼不能在現在的專業上做出點什麼成績來呢?
但一個人的目光被局限,當一個人的思想被限製,整個人也就失去了前進的能力。因為他隻能看到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也就隻會從這屁大點地方去考慮了。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清朝,正是這樣坐井觀天,一直以為自己是天朝大國,其他都是蠻夷小邦,就是在這種心態裏逐漸的落後,最終是任人欺辱。
你聽過坐井觀天的故事後怎麼理解?
坐井觀天這個故事,想必大家是都聽過的,貌似小學的課文上都曾經講過。那時候可能我們還小,對於這個故事的了解更多的是來自老師的講述和評論。老師告訴我們,這樣是不對的,於是我們記住了這樣是不對的,可是為什麼不對呢?
現在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社會磨練,你現在再讀一下這個故事的時候,是否想到了什麼對你又有什麼樣的幫助呢?是否忽然間想到了現在該怎麼做?
你怎麼看待坐井觀天這個現象?
想必有很多人在聽過這個故事之後,會在經過某口井旁邊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向井內張望一下,看看是不是有隻小青蛙正在裏邊觀天。
坐井觀天這個現象是很普遍的,它主要是源於對於自身能力認識不到位,對周圍環境分析的不夠透徹,從而導致被現在的情況束縛住了視線。這種情況在很多時候都會發生,尤其是當我們取得一定成就,而又沒有及時了解外部信息的情況下,會容易認為自己就是最好的,抱著這種心態自然就不可能正視其他不利於自己的因素了。
你現在在挖井嗎?
坐井觀天也是一個過程,首先要有一口井把自己放進去。並不是所有的坐井觀天都是像那隻小青蛙一樣一出生就在井裏的。很多時候都是開始的時候都知道自己不能坐井觀天。可是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工作取得了成績,這種心態也就開始變化了,開始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就是最好的,隻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等到水沸騰了青蛙再想跳出鍋外就已經來不及了。同樣的,當你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斷挖井中,終於把自己放到井裏的時候,也就晚了。
你認為自己看的夠遠嗎?
你現在正在規劃著自己多遠的生活呢?一年兩年,十年八年?或者你選擇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由於現在的社會競爭太激烈,可能今天剛剛為企業製定了一份企劃,明天就被公司辭退了,原因就是沒有戰略眼光。是否覺得有點可笑呢?其實這一切都很正常,因為我們隨時都可能陷入了那束縛住我們目光的井裏。
現在的你如果正在井中,你想怎麼樣跳出來?
現在的你可能正像那個小青蛙一樣,蹲在井裏舒舒服服的看著眼前的這一點兒天空。突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怎麼呆怎麼不舒服,終於發現原來是自己被困在井裏了。於是乎,你就想著趕緊跳出來。
那麼,問題來了,你要怎麼跳出來呢?重新學習為自己充電,還是借助他人的幫助?
你知道坐井觀天對你的人際關係有什麼影響嗎?
坐井觀天並不隻是簡單的封閉你的內心,同時還影響著你的外部世界,想一想,一個坐井觀天的人看待問題的眼光和井外人的眼光一樣嗎?故事裏的青蛙就堅持認為自己的看到的就是全部的天空,為什麼,因為他隻看到了這麼一點點。所以一個人如果身陷井中,他所看到的東西不會全麵,可是他自己卻不知道,這就勢必要和其他人產生衝突了。這在對於團隊配合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長此以往,誰還願意和你組成一個團隊呢?
【指點迷津】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了解到,坐井觀天誤人誤己。不僅會影響自己的發展,還會直接影響到自己和其他人的溝通,真的是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