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總是等待著機會從天而降,而不想努力工作來創造這種機會。當一個人夢想著如何去掙五萬鎊錢時,一百個人卻幹脆夢著五萬鎊就掉在他們眼前。
———— 米爾恩
Quarter 1 經常充電,時刻準備著
說起“充電”這個詞大家想必都不會陌生,手機有充電器,相機有充電器,所謂充電的意思就是補充電能,手機沒電了,需要充電才能打電話,相機沒電了需要充電才能拍照。
身處職場的人就像是一塊電池,時時刻刻的在消耗著自己的電量,當有一天自身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可能是因為個人能力限製,也可能是因為過去學習的東西已經不夠用了總之就是電量不足,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充電的時候了。
曾經有人做過調查,一個人的所掌握的知識會隨著社會的變化以一定的比例流失或者是被淘汰。如果不學習,五六年年後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而通常學校裏學到的東西,隻能占到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充電是勢在必行的。
【案例鏈接】
趙軍是一家廣告公司的業務人員,入行之初靠著敏捷的思維和良好的口才也著實的小風光了一把,還獲得了公司年度最佳新人獎。
可是慢慢的,趙軍發現事情開始脫離自己的掌控了。一些客戶不再被自己的口才所打動,以往的伶牙俐齒也失去了作用。同事們勸說小趙應該多讀讀這方麵的書,也為自己多補充點兒知識,讓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和客戶談業務的時候能更好的掌控局勢。可是趙軍卻不以為然,他總是覺的看那些根本沒用,隻不過是拉廣告談客戶,有什麼可學些,直接談就是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工作越來越不好做,往往是很辛苦的談了很久,客戶也見了不少,結果卻沒什麼成績。
這一天,經理把趙軍叫進了辦公室。給了他一張紙和兩本書,趙軍不明所以的接過來,原來是兩本和自己職業相關的書籍。趙軍不明所以的看向經理。經理指了指麵前的東西,告訴趙軍,讓他回去了好好地讀一讀這兩本書,然後好好地思考智商的問題。經理還告訴他,如果接下來三個月業績還是沒有進展的話,那索性就不要再幹下去,直接離職好了。
這次趙軍真是有點急了,無奈之下隻能把兩本書拿回去開始認真的研讀。再看過一遍之後,他開始思考起了以前一直都沒有在意的問題,不懂的地方也主動去向其他的同事請教,而不是再像以往那樣說這些問題都是些沒意義的問題。漸漸地趙軍有了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之前一些困然著自己的問題豁然而解,對於如何處理客戶提出的一些比較刁鑽的問題也有了答案。
終於,趙軍的努力開始出現了成效,在和客戶的談判中重新找到了當初遊刃有餘的感覺,對於一些比較刁鑽的問題,因為有了準備也都能輕鬆解決了。當經理規定的期限到了的時候,趙軍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不但沒有了被炒魷魚的危險,甚至還獲得了加薪。
自此之後,趙軍再不說讀書沒用之類的話了,也開始利用休息時間研讀專業書籍和相關的雜誌,或者就是上網瀏覽關於業務營銷和廣告業的信息。一年以後,因為專業知識豐富,業務水平高,趙軍被提升為了業務經理。
【掌控者考場】
不管你學曆有多高,職位有多高,生活多美滿,隻要靜下心來去研究就會發現還是有很多東西是值得你去學習的。舉個例子來說,單純是與工作有關係的就有這個行業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然後又涉及到工作技巧的問題,這些東西誰也不敢說自己一輩子都不用學習。就算是最普通最簡單的一份工作,也有很多細節的地方值得去思考學習。
古人曾經說過,吾生也有涯,而吾學也無涯,說的就是學無止境的問題。不僅僅是學習和工作相關的事情,其他的例如說是社會經驗、為人處世等等,都是應該去學習的。一個人不可能隻是跟工作打交道,他勢必會接觸很多很多其他很多的東西,而這些也隻是學習內容中簡單的一部分,而這些學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充電了。
你因何而充電?
身在職場中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已經很久沒有加薪隻能眼睜睜看著別人的工資噌噌的往上漲,職位提升也沒有自己的事,似乎自己除了拿著一份工資之外,再沒有任何的獎勵。你是否想過這是怎麼回事呢?
種種跡象表明,你已經到了自己的“職場瓶頸”。職場瓶頸的表現有很多種,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自身的發展出現了明顯的停滯,這個時候想要解決這種問題,就隻能依靠提升自身能力來實現了。這就是你充電的目的所在。
你的充電是否必要?
有些時候有人就是看到周圍的人都在去這個培訓班那個培訓班進行培訓,或者在努力考著這個證、那個本的,你是不是也開始思考自己是否也要充電?
有些時候充電是必須的,但有時候可能暫時用不到充電。比如說你在公司裏,做的是一個主要負責內勤的文員,看著周圍的人都去參加什麼英語培訓,於是你也心動了,但是考慮到你的工作性質,那麼你就沒什麼必要去加強自己的外語口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