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盡在言情後花園。
這幾天的時間,周離仔細的想過了,上村周家花那麼大的精力來對付桃花的目的不過就是想趁著周大郎不在家,奪去家裏那幾畝田地的地契。
周離本以為家裏所謂的幾畝良田值少說也值不少銀子,不然這會讓那些不要臉的親戚這般如狼似虎手段不窮的來爭奪。
可是仔細一打聽下來周離才知道,說是家裏那幾畝田地是良田那是好聽的說法,用不好聽的說,那就是數量多年,但質量蠻,簡直是一塌糊塗。
當初周大郎阿爹離開上村周家的時候是以分家的名義離開的,那時周家老太爺剛去世,家裏的大事小事都被周家老太捏在手裏。
因為周家老太是續弦,阿爹和阿爹的親弟周三郎不是她親生的,做事什麼的難免有偏袒,這周老太爺還在世的時候,這周老太還好點,知道顧及一點。
但周老爺一去世,她就原形畢露,對阿爹和三伯父(周三郎)吃穿用度可以說是克扣到了極點。
阿爹和娘親芍藥也就是自己這幅身子的親娘,兩人人都是個脾氣秉性純良的主,有什麼事隻要不做的太過分,忍讓一點就好,畢竟在怎麼說都是一家人。
不過那三伯父的媳婦卻是個火辣的,就跟現在的桃花一般,什麼委屈什麼不公平那可不是能憋在心裏的。
三伯父的媳婦,自己應該可以叫她三嬸,三嬸那脾氣火爆的不行,三天兩頭的就和幾個妯娌間吵來吵去,對周老太這個婆婆也沒有才嫁進來那般尊敬。
那周老太見三嬸這般潑辣,把三伯父叫進房間訓斥,嚷嚷著要三伯父休妻,不然三伯父就是不孝,可三伯父卻不幹,三伯父和三嬸感情很好,而且才剛剛喜的兒子,小日子也過的不錯,怎麼可能把嬌妻休掉。別說周老太是三伯父後媽,就是三伯父親媽,三伯父周都不同意。
三嬸為了不讓自家相公為難,就偷偷的帶著自己出生沒幾個月的孩子回娘家住,不過這一住就是一兩個月都沒回來。
三伯父見自己媳婦還不回來,急的去嶽父家接三嬸,但三嬸在自家過的習宮不想回周家受氣,無論三伯父怎麼勸,那三嬸就是不肯回周家。
周離整理到這,心裏一笑,比起逆來順受的人,這三嬸的性格她還蠻喜歡的,要是她遇見這種情況,她是死了不回去的,回去幹嗎?受那老太婆的氣?
要是後來不發生那樣的悲劇,自己或許還能見見那爽辣的三嬸,可惜……
事情再往下說,因為幾個妯娌之間就三嬸和自家娘親芍藥關係好,其他兩個不是仇人分外眼紅都不錯了。
三伯父見三嬸不回來,隻能急的趕回來和自家娘親商量怎麼辦,畢竟女人家的心思女人家才懂。
一番商量,自家娘親就決定和三伯父一起去三嬸娘家勸勸三嬸,因為當時阿爹沒在家,事情又緊急,二人把事情的原委給周老太說了後,就急的往三嬸娘家趕去。
不過意外卻發生了,他們出發的那天遇上暴雨,被堵在半路,因為路滑,娘親和三伯父摔下山崖死了。
三嬸得知這個消息後,備受打擊,她沒想到自己一時的鬧脾氣害的自己和丈夫陰陽相隔,而且還連帶著自己好姐妹芍藥也命喪黃泉,有了這個心結的她一病不起,不久後就留下一子撒手人寰。
阿爹天之內,失去親弟,媳婦,脾氣再好的他也忍不住爆發了,再加上周老太以三嬸逆德不孝順父母以及口多言的名義,不讓三嬸遺體入周家主墳,牌位入周家祠堂。
阿爹一氣之下以分家為由,帶著自己的兩個女兒還有親弟弟還出生不久的兒子搬出了周家,周老太當然願意周大郎這個眼中釘趕快賺還故作大方的把挨著下村的十五畝‘良田’分給了周大郎。
不過周離打聽下來卻是那所謂的十五畝良田,經常歉收,這幾年下來沒有一年超過村裏人幾畝田地的收成。
前幾年因為家裏困難阿爹賣了五畝,現在還餘下十畝。阿爹是個郎中,對藥草什麼的還很拿手,但對於普通農業活計也不是很擅長,自家留了兩畝地,剩下的都盤出去了,雖然價錢很低,但好歹也比自己在那裏胡亂搗鼓強。
這一番打聽下來,周離有一點很迷惑,你說那周老太當初那麼豪爽的就分了十五畝田地出來,而且那田地大多還是山地沙地,就算賣掉頂死了也不超過二十兩銀子,這周李氏她們現在為什麼又是這般想要回這些田地,而且還這般不擇手段。
具體的周離不是很清楚,不過有一點周離卻隱約能猜到,就是這十幾畝地或許不如表麵上看的那麼貧瘠,裏麵或許有她不清楚的彎彎道道,不然怎麼惹著山村周家人來搶奪。
周離已經不知道第幾次來到這十幾畝田地來查看了,不過周離不是農科專業,也不是土質研究宅光看這些泥土還真不知道裏麵有什麼乾坤。
要真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還得從上村周家入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