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網上亮起紅燈區
在因特網上出現一些淫穢色情信息已引起全世界有識之士的高度警覺。一些國家的政府、因特網公司和一些公眾紛紛采取措施,清除因特網上的“黃潮”,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到1998年上半年為止用戶達1.4億的因特網可在全球範圍內傳遞聲像圖文並茂的多媒體信息,具有速度快、使用方便和難以監控的特點,因此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在全球範圍內傳播色情信息的重要工具。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995年9月13日報道,英國倫敦米德爾塞克斯大學的哈羅德·蒂姆萊貝教授發現,因特網上非學術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問題的嚴重性在於,盡管因特網上大多數信息是與學術、商業和政府資料等有關的健康信息,但一些意誌薄弱的青少年很少關心這些健康信息而專門在因特網上尋找不良信息。
因特網上色情信息的傳播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一些色情機構在網上公開發布色情信息,用戶找到他們的電子地址就可調閱;二是一些不法分子或沉溺於色情信息的人利用因特網組成的信息交流小組,在網上輸入大量色情信息;三是一些不法分子或沉溺於色情的人利用電子郵件的形式向其他人散發色情郵件。因特網上的色情信息形式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和錄像等,由於用戶可以在家中無所顧忌地調閱這些色情信息,因此這些色情信息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
青少年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能很快地學會使用因特網。但由於青少年自控能力較差,很多人成為網上色情、暴力、電子遊戲的俘虜。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心理學家麥克·格裏弗斯博士對一些整天沉溺於網中的青少年的表現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他們的表現同吸毒成癮或酗酒者類似,一接觸因特網就興奮異常,如果沒有機會接觸因特網就會“網癮難耐”。英國牛津大學去年下半年的一項調查表明,牛津大學的學生使用因特網觀看黃色錄像的時間多於利用網絡進行學術討論的時間。
1998年6月29—30日,因特網與兒童問題國際研討會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利用因特網向兒童傳播色情和誘導兒童犯罪等現象日趨嚴重,如果不對兒童加以特殊的監護,因特網這一廣泛的國際信息網絡將會危害兒童身心健康,誘發大量的犯罪行為。來自芬蘭、英國、意大利和挪威等國的教育、衛生保健、警察、司法、新聞、兒童保護機構以及電信和信息產業等方麵的百餘名人士參加了研討會。與會者認為,在因特網上散布毒害兒童、誘導兒童犯罪信息的行為,絕不是應該保護的個人隱私或言論自由,而是犯罪行為。與會專家指出,因特網不僅向兒童提供色情圖像,而且儲存和利用兒童色情資料。據統計,美國和歐洲的兒童色情行為明顯上升。因特網變成不受國家法律約束的犯罪活動交易市場。英國的兒童保護組織在因特網上找到的兒童色情頁麵竟然多達4300餘個。專家們指出,在因特網上還有大量其他有害兒童身心健康的內容,如吸毒、暴力、種族歧視、法西斯、詐騙等等,由於孩子們缺乏辨別能力,很容易受到影響和侵害。
目前因特網傳遞多媒體信息還不盡人意,而將取而代之的信息高速公路功能則強大得多。為了防止在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之後色情信息在全球肆無忌憚地泛濫,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必須清除因特網上的“黃潮”。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首先應達成全球共識。由於因特網四通八達,遍及全球,因此僅部分地區或部分因特網服務機構采取措施根本無法達到這一目的。其次,各國應製定和完善有關法律,國際社會應製定有關國際法,以嚴厲打擊利用因特網傳播色情信息危害青少年的不法活動。再次應研究監控技術,建立監控係統是清除因特網“黃潮”的必要手段。目前,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正在研究一種類似電視節目監控係統的技術來控製網上的不良信息。1995年8月9日,世界最大的軟件供應商美國微軟公司、擁有因特網調閱軟件市場份額70%的網景通信公司以及因特網錄像點播係統製造商進步網絡公司,已宣布將聯合研究一種控製調閱網絡中不良信息的新技術,使用這種技術可防止青少年受到網絡中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影響。
歐洲聯盟、美國等正在考慮立法以禁止色情信息在網上傳播。一些國家的政府在清除網上“黃潮”方麵還采取了其他嚴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