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7日,香港因特網供應商協會頒布一套業務守則,對網上信息實施“分級製”,以管製淫褻不雅網址,減少兒童及青少年接觸網上色情信息的機會。根據守則,協會的會員必須根據《淫褻及不雅物品管製條例》,就用戶在網上放置或發送一些可能被評定為第三類(淫褻)及第二類(不雅)的信息作出管製。會員應在網上為家長提供過濾軟件的信息,以免未滿18歲的青少年接觸不雅或淫褻信息。一旦發現發送淫褻資料的網址,必須立即封鎖有關網址;如屬不雅,則要發出警告字句。協會主席吳誌成表示,若有會員不遵守守則,協會將會作出製裁。香港因特網供應商協會有40名會員,他們提供的服務占市場九成半。
南非將從1998年6月1日起實施新的《音像製品及出版物法》,對非法擁有、製造、進口及傳播兒童色情音像製品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根據該項法律,非法擁有一件兒童色情製品(包括從因特網上複製此類製品)最多可判5年監禁。南非音像製品及出版物委員會已為實施該法律做好各方麵準備。鑒於目前世界各國打擊因特網上兒童色情業的措施還不夠完善,南非已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研究對付網上犯罪的方法。南非官員呼籲世界各國加強這方麵的合作,製止兒童色情製品在網上蔓延。兒童色情犯罪在南非十分猖獗。在1997年一年中,南非警方登記在案的兒童強奸案超過兩萬起,平均每天達58起。
1998年9月2日,美國、德國和英國等21個國家的警方聯合開展因特網掃黃行動,重點打擊利用因特網傳播涉及兒童的色情圖片資料的犯罪團夥。這次代號為“大教堂”的國際掃黃行動由英國警方負責協調,包括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芬蘭、瑞典、西班牙、俄羅斯、加拿大、日本等21個國家參加了行動,重點打擊對象是因特網上一個名為“清談館”的色情資料交換團夥。據各國警方提供的材料,他們當天在各自國家采取的突襲行動中,共逮捕了涉嫌犯罪分子100多人,並查獲了以兒童為題材的色情圖片10萬多張。2日的突襲目標是一個名為“奇境俱樂部”的跨國網上兒童色情犯罪團夥。該團夥成員被懷疑在網上大量傳播兒童色情材料,其中一些人還從事有關內容的製作。在2日的行動中,英國警方共查抄了境內的15個犯罪嫌疑窩點,德國警方逮捕了18名嫌疑分子,並收繳了計算機等犯罪工具,美國也有32名嫌疑分子被捕。
“大教堂”計劃主要由英國方麵協調實施,在偵破“奇境俱樂部”過程中,英國警方發揮了關鍵作用。該犯罪團夥最早由英國東南部薩塞克斯的警察局發現,並引起英國國家犯罪情報服務中心、歐洲各國警方、美國海關部門及國際刑警組織的重視。參加該行動的各方代表不久前專門在國際刑警組織巴黎總部碰頭,對案情進行了研究。英國警方人士指出,“大教堂”計劃不僅觸及了從事網上兒童色情活動的一些“核心人物”,給了網絡黃毒一記重擊,同時也標誌著打擊網絡犯罪領域的國際合作掀開了新的一頁。
由奧地利外交部、青年及家庭部聯合舉辦的為期兩天的“打擊因特網上兒童色情犯罪”問題會議1998年9月3日結束。奧地利副總理兼外長許塞爾表示,他將代表歐盟要求把這一問題列入9月份的聯合國大會議事日程。奧地利是1998年下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打擊利用因特網傳播涉及兒童的色情圖片等犯罪活動是奧地利擔任歐盟主席國期間的工作重點之一。奧地利青年及家庭部長巴爾滕施泰因在記者招待會上指出,網上掃黃行動必須得到有關機構、個人和因特網專家的廣泛合作。他指出,隻有充分揭露、打擊那些利用因特網進行犯罪活動的人,才能突出因特網和電子通訊技術的正麵效益。
為清除網絡“黃潮”,各國政府除了在法律方麵采取必要的打擊措施之外,國際上的軟件研製公司也需在技術上大力合作。總之,根除網絡黃毒,需要各國政府以及軟件研製公司在法律和技術等方麵加強合作。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國際網絡規範而健康地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