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耶拿-奧爾施塔特會戰(1 / 1)

耶拿-奧爾施塔特會戰指俄普法戰爭(1806~1807年)期間,法國軍隊同普魯士-薩克森軍隊於1806年10月4日在兩地同時進行的兩個會戰。1806年10月初,不倫瑞克公爵的普魯士-薩克森軍隊進入耶拿和魏瑪地區的防禦陣地。拿破侖軍隊從班貝克、拜羅伊特地區向前推進,企圖前出到對方的翼側和後方。普軍主力開始向奧爾施塔特撤退,在耶拿附近留下霍恩洛厄公爵的軍團,在魏瑪附近留下呂歇爾將軍的軍團。拿破侖把霍恩洛厄軍團當成了普軍的主力,將大部分兵力投向耶拿和阿波達,而進攻奧爾施塔特的隻有達武軍團。拿破侖決定用主力對耶拿實施突擊。法軍內伊元帥的先遣部隊進展順利,於10月14日轉入進攻,這時又得到了繆拉騎兵的支援。法軍各縱隊很快就擊敗了普軍,迫其潰逃。沿魏瑪大道進攻的奧熱羅軍團已迂回到普軍右翼。這時,普軍呂歇爾將軍的軍團排成兩列展開橫隊,騎兵配置於兩翼,向法軍發起攻擊。法軍先以猛烈的槍炮火力迎擊,隨後又以優勢兵力從正麵和兩翼反擊普軍。呂歇爾軍團被擊潰,殘部被法軍一直追到魏瑪。普軍各軍團共傷亡2.7萬人,損失火炮200門;法軍傷亡5000人。

奧爾施塔特會戰也於10月14日開始。淩晨,布呂歇爾將軍指揮的普軍前衛部隊到達奧爾施塔特。薩勒河上克森渡口東岸的達武軍團開始渡河,以便奪取普軍陣地進而向阿波達推進。布呂歇爾的騎兵在穿過哈森豪森村時,遭到法軍炮連的霰彈射擊。法軍同普軍前衛部隊交戰後,占領哈森豪森村。布呂歇爾在得到瓦爾堅斯列邊師的騎兵增援後,開始向對方發起進攻。排成營方陣的法軍頂住了有霰彈炮火支援的普軍騎兵的猛烈攻擊。普軍騎兵遭重創後,開始撤退,後在法軍獵騎兵的攻擊下,狼狽潰逃。同時,在哈森豪森村前待命的什梅陶師在瓦爾堅斯列邊師的步兵到達後,按照不倫瑞克公爵的命令向村裏的法軍發起進攻。普軍步兵遭到槍炮的射擊,被迫停止進攻。成展開隊形的普軍步兵,遭到隱蔽在村裏的法軍步兵的重創。普軍再次進攻仍未成功。不倫瑞克公爵和什梅陶將軍都受了致命傷,接替不倫瑞克公爵的梅連多爾夫元帥也負了傷。國王弗蘭茨二世出任指揮,但已指揮不靈。普軍騎兵退卻後,法達武軍團為從兩麵包抄敵人,向敵人發起進攻。普軍沒能阻止住法軍兩個師的迂回運動,開始向奧爾施塔特潰逃,後又沿大道逃向魏瑪,但該城已被法軍占領。在奧爾施塔特會戰中,盡管普軍在兵力上兩倍於法軍,仍然遭到慘重失敗。普軍傷亡1.8萬人,損失火炮115門。法軍傷亡7270人。經耶拿-奧爾施塔特會戰,普軍瀕於覆滅的境地;而法軍僅在一天內就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耶拿-奧爾施塔特會戰,顯示出資產階級法國軍隊新的作戰原則優越於封建普魯士軍事學術中過時的原則。拿破侖統率的法軍對敵進攻迅猛,力求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結合正麵打擊,大膽實施機動迂回包圍敵人。法軍還運用追擊來贏得會戰的最終勝利。普魯士將軍們行動不果斷,沒有明確的計劃,在複雜形勢下驚慌失措。普軍按照線式戰術原則采用的斜形戰鬥隊形的密集橫隊,遭到成散開隊形的法軍步兵從掩體後射出的火力的重創。在法軍縱隊的突擊下,士氣不振的普魯士-薩克森軍隊的退卻毫無組織,最終成為潰逃。

法軍的勝利決定了封建普魯士的徹底崩潰,確定了法國資產階級軍事體係的優勢地位。耶拿-奧爾施塔特會戰中普軍失敗,說明仿效舊形式,忽視新經驗,就會造成嚴重後果。普魯士基於對敵人兵力的錯誤估計,而製定的僅以自己兵力消滅法軍的戰略計劃,是必然要失敗的。在當時條件下,唯一正確的是按照戰役開始前普軍指揮部否定了的那個計劃,即普軍應該撤退,聯合俄軍,以合同兵力進行總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