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短信:當代中國最火爆的事物
如果要評選“當代中國最火爆的事物”,手機短信將當仁不讓地坐上老大的交椅。無論是在汽車上、馬路邊還是商場裏,走到哪兒我們都能看到有人正在用手指疾速撥弄手機鍵盤收或者發短信。隻要是用了手機的人,幾乎都收到過短信,也很少有人沒有發過短信。手機短信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發揮到了極至。
自1992年英國沃達豐公司的網絡通過電腦向手機成功發送了世界上第一條短信以來,短短10餘年,短信傳播已經爆發出了驚人的巨大能量,掀起了火爆的“拇指經濟”。這在中國尤其明顯,有關部門統計,2003年全球短信發送總條數約為3600億條,其中四分之一是中國人發送的。搜狐網的CEO張朝陽這樣評價手機短信:“無論是歐美還是日韓,短信的火爆程度比起中國來絕對是小巫見大巫。”據統計,截至2004年2月底,中國手機用戶已高達2.82億戶,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20.9部,遠遠超過互聯網。另據統計,2000年國內手機全年發送短信約10億條,到2001年約為189億條,2002年上升為900億餘條,2003年美伊戰爭和“非典”期間,短信甚至一度出現“井噴”,2004年春節的7天長假中,短信發送量突破98億條大關,比2003年同期增長了約28億條。
零點研究集團最近發布了一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城鎮地區18~60歲的手機用戶中,有近40%的用戶收發過各類短信息,使用短信聊天、訂製新聞、參與答題遊戲等增值業務的用戶,人均在短信方麵的月支出水平達到28.15元。分析人員由此預計中國每年的短信增值服務市場將是一個月均超過10億元,全年超過120億元的巨大市場。而新浪、網易、搜狐、騰訊、TOM等網站以及掌中萬維、訊龍、美通等專業短信內容的提供商,將獲得其中40億元左右的收入。
從用戶接受短信的內容來看,短信聊天以57.1%的使用者比例位居榜首。其次是笑話、幽默等娛樂信息,占44.6%。再次是新聞、財經等信息(25.3%)和手機圖片鈴聲下載(19.8%),還有15.5%的人使用過答題遊戲、情景遊戲等其他短信服務產品。
手機短信之所以能夠風靡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短信這種形式能極大地滿足人們相互交流與傳遞信息的需要。它有四個明顯的特點:
一是及時性。真正實現了用戶與信息的同步,其傳播效率具有傳統媒體及互聯網無法比擬的優勢。如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後不到10分鍾,“新浪”就通過短信的方式,把這一重大新聞發送給了它的幾十萬手機用戶。
二是私密性。用短信溝通,可以用一對多的方式,也可以用一對一的溝通渠道,很容易做到不為眾人所注目。戀愛中的男女特別愛用短信正緣於此。
三是選擇性。手機短信打破了地域、時間和電腦終端設備的限製,可隨時隨地收發文字、圖像等各類信息。比如,對方在出席會議或參加學習,發短信就不致對其形成幹擾。
四是便利性。與買、寫、寄賀卡相比,短信的便利性不言而喻。即使與打電話相比,短信也要便宜、省心、省事得多。
與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誕生的,是一個新興職業——短信寫手的崛起。據保守估計,現在中國手機用戶一年發送的手機短信息數量已超過1000億條,按每條最低收費0.10元計算,就有100億元的產值。如此龐大的短信市場,吸引了許多網站的積極參與,他們推出了付費訂閱短信的業務,這些短信以其五花八門的內容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訂閱。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短信的需求,一種新的職業——專門為網站撰寫短信息的短信寫手便在職場上悄然出現了。
短信受寵催生短信寫手新職業
“天氣預報:2003年你將遇到金錢雨、幸運風、友情霧、愛情露、健康幸福雲、順利霜、美滿雷、安全雹、開心閃,請注意它們將會纏繞著你整一年。”
“祝你新的一年長美點、淑女點、聰明點、運碰點、煩消點、財發點、活幹點、樂找點、苦稀點、喜稠點、哭少點、笑多點,還要孝順點,總共正好祝你13點”。
“快樂加快樂等於非常快樂,快樂減快樂等於快樂的起點,快樂乘快樂等於無限的快樂,快樂除快樂等於永遠快樂。”
短信,就是這樣讓你笑著、喜著、罵著、鬧著、玩著地來到你身邊,而你又把這樣一份多種情緒揉雜的信息,通過拇指的幾下按動傳遞到你的親朋好友中間。如果突然間你得到一條妙不可言的短信,周圍的人就會在爆笑中一齊來欣賞,並要求你給每人的手機都轉發一條。精妙的短信,就這樣借助高科技的力量,迅速流傳開來,其勢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