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架橋車指裝有製式車轍橋和架設、撤收裝置的裝甲車輛,多為履帶式。通常用於在敵火力威脅下,快速架設車轍橋,保障坦克和其他車輛通過防坦克壕、溝渠等人工或大然障礙。
1918年英國研製成V型坦克架橋車的實驗樣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前蘇聯、法國、意大利和波蘭等國也相繼製成了坦克架橋車的實驗樣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國家的軍隊先後裝備了用坦克底盤改裝的坦克架橋車,如蘇T-26和T-34MTy、英“邱吉爾”坦克架橋車。這一時期的坦克架橋車主要有前置式、翻轉式和跳板式3種,對提高坦克部隊在戰場上的機動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戰後,坦克架橋車的技術性能有顯著提高。20世紀40年代後期,英國在翻轉式基礎上製成了血型剪刀式坦克架橋車。50年代中期,前蘇聯在跳板式基礎上製成了MTy-l平推式坦克架橋車。70年代以來,剪刀式坦克架橋車的技術性能更趨完善,如捷克斯洛伐克MT-55式和英國“酋長”式;隨後原聯邦德國生產了“海狸”式多節平推式坦克架橋車。中國於70年代開始研製坦克架橋車,80年代中期裝備部隊。
坦克架橋車的橋體,多由合金鋼或高強度鋁合金製成。橋梁的架設和撤收,由乘員在車內操作。多數平推式坦克架橋車,前端裝有推土鏟,架橋時用於支撐和穩定車體,必要時可用於清除路障。
坦克架橋車戰鬥全重一般為30~56噸,乘員2~4人,行軍狀態車長11~18.5米,車寬3.0~4.3米,車高3.0~4.3米。橋長12~25米,橋寬3~4.2米,履帶式架橋車承載量40~60噸。
坦克架橋車將朝著車體輕,單跨長度大,架設和撤收時間短,橋體通用性好等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