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斯大林下令,不許後退,不許炸毀橋梁,一定要守住基輔。而且他要求基爾波諾斯要實施更加積極的戰術,對敵發起反攻。這樣,蘇軍西南方麵軍錯過了避開合圍和保存實力的最後時機。
9月15日,德軍完成了對蘇軍西南方麵軍第21、第5、第37和第26集團軍的合圍。
9月17日晨5時,方麵軍軍事委員會再次向斯大林請求撤離,斯大林仍舊不許突圍。
情況已經十分緊急,9月17日黃昏前,軍事委員會不顧斯大林的反對,決定讓蘇軍突圍,但為時已晚。方麵軍司令部也與各集團軍失去了聯係,被德軍分割、包圍的蘇軍各自為戰,雖然英勇奮戰,但仍未能擋住德軍的猛烈進攻。19日,蘇軍被迫放棄基輔。20日,蘇軍西南方麵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參謀長等高級將領在突圍中陣亡。有66萬多人被俘,800餘輛坦克和3000餘門火炮被德軍擊毀或被繳獲。
在北路,德軍已經突破了蘇軍在拉脫維亞—俄羅斯邊界的防線,占領了列寧格勒的西南門戶普斯科夫,與位於拉多加湖西北的芬軍主力遙相呼應,列寧格勒已經處在德芬軍隊的南北夾擊之中。列寧格勒好像已成為德軍的囊中之物。
氣急敗壞的斯大林給負責西北方向防禦的伏羅希洛夫打電話。
“伏羅希洛夫嗎?普斯科夫怎麼又丟了?你們打算撤到哪裏?撤到北冰洋上去嗎?”
伏羅希洛夫手裏緊緊握著話筒,頭上冒出一層細細的汗珠。他輕聲表示決心說:“普斯科夫我們丟了,但請放心,我們一定想辦法重新奪回來。”
但是,自己用什麼去阻止德軍的凶猛進攻呢?改組後的列寧格勒軍事領帥機構雖然圍繞列寧格勒築了3道防線,但因兵力不足,各條防線兵力薄弱,其中最外麵的以盧加城為中心的,南起伊爾門湖西岸西姆斯克,沿盧加河一字擺開,至盧加河出海口金吉謝普,全長300公裏的盧加防線,隻有4個正規步兵師、3個民兵師和一些軍校學員在防守,單靠這些兵力是無法阻止德軍的進攻的。
想到這,他猶疑了一下,向斯大林請求說:“斯大林同誌,我清楚我的職責,我會不遺餘力地去完成黨和人民對我的囑托。但是,我們這裏兵力薄弱,能不能再給我調幾個師來。”
斯大林頗為不快地說:“現在到處都向我求救兵,我到哪裏去找這些救兵?現在我連一個營也派不出,你自己去想辦法吧。”
伏羅希洛夫碰了釘子,他了解斯大林的脾氣,隻要他拒絕了的事,你再怎麼哀求也沒有用,相反還會引起他的反感,隻有自己想辦法了。
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主要方向應該在列寧格勒西南和南部,北部隻是次要方向,而且擔任北部進攻的是芬軍,戰鬥力相對比較弱。伏羅希洛夫決定:從北方麵軍調出6個師又一個旅,參加盧加河一線的防禦,同時動員列寧格勒人民行動起來,加固盧加防線。
蘇聯軍民在盧加防線上拚死抵抗,使萊布的北方集團軍在盧加防線前裹足不前。
在萊布的司令部裏,有人建議印發請帖給各兵團和部隊的司令官,邀請他們參加預定在“阿斯托裏亞”旅館舉行的慶功宴,使進攻的部隊以為,德軍的勝利已經指日可待。萊布希望,這份請帖變成一個號召、一種獎品、一筆預支或一種提示。在各個集團軍裏紛紛傳說,這份請帖是按照元首本人的指示印發的。
但這一切都是白費心機,萊布的部隊雖然一再企圖突破盧加防線,但始終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