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錫克戰爭是東印度公司對旁遮普錫克國發動的兩次侵略戰爭。這2次戰爭是由英國殖民者勾結錫克酋長策動的。1845年12月,英國挑起邊境衝突,向駐紮在本國領土上的錫克軍隊開火。辛格大臣為首的錫克反動政府以此次挑釁事件為口實,對東印度公司宣戰。
第一次英錫戰爭發生於1845~1846年間。在1845年12月18日穆德吉交戰和12月21日菲魯茲沙赫交戰中,同英軍兵力相等的錫克軍隊獲勝。
但由於旁遮普封建主的背叛,錫克軍隊在1846年2月10日索勃拉昂交戰中敗北。根據和約,旁遮普成了東印度公司的附屬公國。至拉維河為止的這部分領土歸屬東印度公司,克什米爾則轉交給公司的盟友賈姆公爵古利亞普·辛格。旁遮普的政權形式上掌握在拉爾·辛格和特奇·辛格的攝政會議手裏,實際上攝政會議的活動是由英國駐拉合爾總督操縱的。
英國人控製了稅收部門。旁遮普軍隊的數量大為削減。錫克軍隊不能坐視國家喪失獨立自主權,於1848年舉行反英起義。
第二次英錫戰爭是東印度公司於1848年11月借口平定叛亂而挑起的。在1849年1月奇良瓦拉交戰中,英軍勉強取勝,傷亡2400人。2月21日在古吉拉特附近又進行了一次交戰。英軍憑借炮兵優勢,使錫克軍隊遭到決定性的失敗。東印度公司遂吞並旁遮普,把它變成為英印的一個省份。同年,錫克軍隊被解除武裝。隨著旁遮普的被兼並,英國征服了印度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