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起義是奧地利革命時期,1848年6月12~17日布拉格爆發的一次起義。
起義的導火線是:奧地利軍隊開槍射擊和平示威遊行的市民,他們要求奧地利軍隊撤出布拉格。事件發生後,全體居民義憤填膺,大學生、手工業者和工廠工人紛紛武裝起來,構築街壘,同奧地利軍隊展開戰鬥。
但是,各條街道和各個街壘都各自為戰,互不聯係,起義既無計劃,也沒有統一的領導中心。捷克激進民主派領導了某些戰鬥小組。布拉格被奧地利軍隊嚴密包圍,得不到其他城市和農民的應有支援。
奧地利人為了摧毀街壘和起義者構築的工事,派出了正規部隊,還使用了炮兵。在起義的緊要關頭,被全捷革命形勢嚇壞了的自由資產階級首領充當了總督文迪施格雷茨和起義人民之間的調解人。
起義者要求建立民族政府和捷克軍事總指揮部。文迪施格雷茨無視談判正在進行,於6月1l日夜間將部隊調過鏈橋,對舊城的街壘進行炮擊。起義領導人試圖將外省的隊伍調進布拉格,但未能成功。農民隊伍在別霍維茨火車站的血戰中被擊潰。6月17日,布拉格城又一次遭到猛烈炮擊之後,起義者投降。1848年,布拉格起義的參加者遭到奧地利當局的鎮壓。
布拉格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起義是自發的,缺乏統一的領導中心,起義軍裝備低劣,以及奧地利正規軍占壓倒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