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軒夜就要納側妃了,為莫璃默哀3秒鍾。”像莫璃這種個性,又是從“一夫一妻製”的21世紀穿過來的,骨子裏對待愛情自然是秉持著“一生一世一雙人”雷打不動的觀念。
哦,對了,當然這也是穿越、架空、古言小說的一貫套路。一生一世一雙人啊……
她方才瞥見莫璃和明軒夜二人之間的“互動”,估計莫璃對明軒夜也是才有了些好感而已,還不至愛到生死相隨,約摸隻是剛喜歡上吧。
不過嘛,她也懶得做一回執筆者,且不說是否能夠扭轉劇情,改寫劇情也相對費力,還是任由他們自行發展好了。
源於拓撲學學科中,愛德華·諾頓·洛倫茲提出的“蝴蝶效應”,葉淺一直未能夠深刻的理解。舉個例子: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這是一種自然現象,說明事物發展的複雜性。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
葉淺的出現,也就是“蝴蝶效應”的源頭,那隻不起眼的蝴蝶。不過麼,她是不知她帶來的是否可控,不過應該還不至拆散男女主。畢竟上一個位麵,程雨晴和齊言晟最後照舊還是在一起了的。
在上個位麵,她需要扇動的,隻是蘇清一人而已。而在這個位麵,她需要扇動的,是明軒卿。
隻是,她並不知道由她這隻不起眼的“蝴蝶”帶來的效應是否會與原劇情帶來巨大的偏差,從而違反“天道”一說……
“一切都還未成定數。”係統君淡淡然地不緊不慢道。
未成定數?倒也是,畢竟三天後才提親而已。可,聖旨已下,若是要收回,估計有些難度。
“嗯,按照穿越古言廢柴逆襲小說的一般套路,必然會出現變數。”
定數和變數本來就是無律可尋的,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係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係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這是一種混沌現象,一如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但同時也存在不可估測的“變數”,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
“嗯。”
葉淺記得她曾看到過這麼一句話:從前馬車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愛一個人。如今時間很快,世間繁雜,隻有你唯一。
但生在這天子之府、皇室之家裏的皇子,為了權位,又怎麼可能一生唯一人呢?
聯姻、攏權、交好、門戶、貪欲、姿色……太多因素影響著,全然無法同皇城之外的市井平民一般,過著恬淡樸素的生活,隻擁一人,此生足矣。
即便有光環吸引著二人,但,若是明軒夜真納了這位側妃,如此坦然自若,如此毫不在意。
那麼,後期,二人就算被強大的劇情吸引著,還是走到了一起,無論再怎麼樣,莫璃都是會心懷芥蒂的。
這將成為一個死結,就算用刀斬去。可,斷掉的紅繩再係起來,照舊,那個結還是在哪兒不是麼?
童話故事的結尾總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可能小時候總覺著這個結尾好似還不夠,總不盡如人意。
可是,大了些,想將後續寫下去,你會發現,根本不堪一擊,無從落筆。
王子和公主以後的生活,人都有自身的缺陷,王子和公主了解對方的性格麼?了解對方的過去麼?他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和聊天話題麼?了解並能包容對方的缺點麼……
一無所知,所以,童話故事揭露開來,根本就沒那麼美好,缺乏考量。是完全脫離了實際的一個幻夢。
葉淺曾看過一個黑暗版本的童話故事睡美人,據說是真實版本,說得還挺玄乎的。
現在的童話故事都是修飾過的,將最美好的一麵呈現給小孩子,將陰暗的那一麵刪去。與此同時,也耽誤了小孩子對世界的認知,讓他們自小養成了一種世界就是這麼美好的幻覺。
這個黑暗版本的睡美人是這麼寫的:故事裏,王子並沒有吻醒睡美人,而是***了她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睡美人一邊如故睡著,一邊,肚子裏孕育著小生命。等到她不知不覺中生出了雙胞胎,其中一個孩子爬到她的手邊,吸出了她指尖的殘針……
並沒有後續,一切留給讀者想象和思考。
這又很像有一句挺非主流的話:別覺得灰姑娘的故事有多美好,水晶鞋若是真的合腳,當初又怎麼會掉?
類似的********有很多,就像有雞湯就有砒霜。又或是太極,正反兩麵,相生相依……
思緒飄得有些遠,待葉淺回過神來時,發現眼前有一隻骨節分明、生得極好看的……呃,爪子,在晃啊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