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俄Kh-35“天王星”式反艦導彈(1 / 1)

俄Kh-35“天王星”式反艦導彈(出口代號“天王星”-E,北約代號SS-N-25“彈簧刀”,也是印度德裏級驅逐艦裝備的反艦導彈)最初由星箭公司研製,但該公司目前已被戰術導彈公司聯合股份公司合並。“天王星”式反艦導彈是又一種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武器係統。3M24E型導彈由KT-184型四管發射器發射,安裝有渦噴發動機,可以亞音速飛行,與美製“魚叉”式導彈極為相似,而被戲稱為“魚叉斯基”。該型導彈長3.75米,直徑0.42米,翼展1.17米,發射重量650千克,浸徹爆破戰鬥部重145千克,使用固體燃料發動機,飛行速度1100公裏/小時,最大射程130公裏,射高200-5000米,采用複合製導方式,飛行初段采用慣性製導,末段由主動雷達係統製導,末端飛行高度為浪尖上3-5米(6級以下海浪),命中精度4-8米。由ARGS-35型主動雷達導引頭來完成目標獲取任務,與“天王星”式反艦導彈配套的是3R60型艦載任務計劃與火力控製係統。“天王星”艦載導彈係統從研製之初就被眾多軍事專家認為是非常有前景的武器係統。——但是國際軍火市場似乎沒有發現有增加射程的改進型號的出現。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天王星”(SS-N-25)屬於高亞音速導彈,打擊能力上不如超音速(當然現在的方向就是超音速的)的“白蛉”(這一點不用懷疑),但並不表示SS-N-25技術上落後於現代級驅逐艦所載的“白蛉”,事實上SS-N-25是相對於SS-N-22的之後的較新型反艦導彈。不過,相對的SS-N-25和SS-N-22屬於不同用途的反艦導彈,“白蛉”反艦導彈發射重量3950千克,彈頭重量300千克,最大飛行速率2800公裏/小時。由此可見白蛉是攻擊大型水麵艦船所用,而且白蛉的發射重量相對於射程和彈頭重量等明顯偏大(其實整體上白蛉已經相對落後了,不過卻為中國提供了打擊大型目標的有效手段,當然類似於SS-N-25中國有C801/2/3的存在),而天王星則主要為中小型水麵艦船準備。

天王星艦載導彈係統的主要建造原則是:保障在各種天氣、氣象條件下同敵軍各種水麵艦艇的高效戰鬥對抗;保障能裝備並改進各種類型艦艇的小型化設計方案;保障係統戰鬥準備和使用的自動化、較高的戰備水平、戰鬥條件下自動選擇並分配攻擊目標的最佳戰鬥使用方案;使用、維護簡單、彈藥再裝填靈活機動。天王星艦載導彈係統可以在5-6級海浪情況下,24小時全天候作戰,係統能同時攻擊數個目標(最多6個),可采用密集火力排射方式,一次性發射16枚導彈,攻擊一個單獨的目標或一組目標群,其威力強大的浸徹戰鬥部能摧毀任何防護裝甲,能夠保障攻擊火力突破戰艦反導防禦網,隻需2-3發導彈命中,即可摧毀一艘現代化的護衛艦、驅逐艦。同時天王星艦載導彈係統獨特的構造形式,能夠保障從排水量不大的導彈艇到巡洋艦甚至運輸船在內的各種艦艇裝備使用,能夠對任何一種級別和類型的戰艦進行現代化改進,包括排水量不大的艦艇,能很好地解決新係統與原機載係統的結合問題。因此能以足夠數量的天王星反艦導彈彈藥基數裝配到排水量不大的艦艇上,用於摧毀導彈快艇、魚雷快艇、炮艇、各種水麵艦艇以及排水量5000噸以下的運輸船隻,成為執行海上戰鬥任務的最佳戰術導彈選擇,是世界先進的現代化艦載攻擊武器係統之一,在戰術技術性能上符合世界標準,具有很高的性價比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