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鷹擊62導彈是中國近年來研製裝備的一款遠程反艦型巡航導彈。該導彈比之前的鷹擊-6係列導彈射程有了較大程度提高,解決了遠程反艦巡航導彈的有無問題。但與戰斧導彈相比,該導彈在射程,命中精度,戰鬥部打擊力上都有明顯差距,隻相當於西方八十年代後期的水平。
詳細
解放軍曆史上對發展反艦導彈非常重視,規劃出了多個係列的項目來滿足不同的需求,以期整合成一個射程涵蓋15~500千米、彈頭重量在30~450千克之間、航速在1105~3250千米/小時範圍內的綜合反艦火力網,能夠由岸基、水麵(水下)及空中各類平台上所攜帶與發射,並擁有雷達/紅外/電視等多種製導手段。這其中包括中近程亞音速多用途的鷹擊-8/鷹擊-83係列;中近程超音速鷹擊-1/鷹擊-3係列;近程輕型亞音速多用途的鷹擊-7係列。當然還有著名的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的HY和SY係列以及其派生的中遠程空射型鷹擊-6係列。而鷹擊-62恰恰屬於這個係列範疇之內,但又與其先輩有著完全不同的戰鬥性能。
鷹擊-62導彈與鷹擊-6/63雖然同屬鷹擊-6係列大的範疇,但完全不是一個技術擋次的新裝備。鷹擊-62的彈體似乎更細和更輕,能夠由轟-6L同時攜帶四枚(最新型轟-6K“戰神”則達6枚);052C型導彈驅逐艦則能裝載8枚艦-艦型。射程實際可達300千米以上,大大提高了我海空軍遠程海空威攝力量的強度與持續打擊能力。
展望未來,雖然鷹擊-62的性能達到了西方八十年代後期的技術水準。但考慮綜合科技實力的差距,鷹擊-62仍然有許多急需改進和提高之處,特別是對性能和可靠性方麵要求非常高的微型渦輪風扇發動機。鷹擊-62的體積、發射重量和戰鬥部重量與美國戰斧導彈差不多,但由於渦噴發動機油耗大,加上內部結構設計導致燃料裝載率不高,鷹擊-62的射程與戰斧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而“北鬥”II型全球導航係統的建設完善與否,則直接決定了鷹擊-62係列多用途導彈係統總體性能的高低。目前的“北鬥”I型雙星定位係統,定位精度差、用戶沒法保持無線電靜默的缺點,使其無法用於精確武器製導。
2010年8月19日,中國國防部網站稱,解放軍新型岸艦導彈部隊日前在東海演練了實彈飽和攻擊。軍方發布消息配發的導彈圖片顯示的是由機動發射車運載的三聯裝“鷹擊-62”反艦導彈,有媒體形容,“航母殺手”讓航母膽寒。有媒體報道說,東海艦隊在美國航母可能赴黃海演習前進行飽和攻擊演訓,不僅時機敏感而且針對性極高。這次演練突顯解放軍攻擊航母的戰術思維,因為飽和攻擊可使相對落後的武器係統發揮較大作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