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之影”被視為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的替代品。“風暴之影”的突破能力和機動性更強。而且,“風暴之影”巡航導彈係統內大量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自動識別目標,自行飛行200多公裏。為避開雷達的探測,這種導彈還可以進行距地麵不到100米的低空飛行。
為避免打擊錯誤目標,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風暴之影”巡航導彈采用了先進的製導方式,即運用景象匹配方式來取代數字地圖的地形匹配方式,這將使巡航導彈的攻擊精度進一步提高。
這種導彈存儲了打擊目標的照片,依靠衛星係統,沿著預定軌道飛行,接近目標時,它會把打擊目標同存儲照片進行比較,如果圖像不一致,它就將中止打擊。
新的製導方式還能夠適應地形起伏不太大的地域,並可使巡航導彈在製導過程中不再過多地依賴全球衛星定位係統。該導彈采用慣性測量裝置(NMU)、全球定位係統(GPS)和雷達高度表的不同組合。
在90年代中期,法國和英國國防部提出要求,要求“風暴之影”導彈必須能單獨依靠GPS作戰。因此在飛行試驗期間,試驗了導彈依靠其抗幹擾的GPS飛行和控製,同時在地麵上空也驗證了其使用航路點導航的能力。在此次飛行的最後階段,導彈由安裝在頭部的自動紅外成像(IIR)製導裝置進行製導。
即使全球衛星定位係統受到幹擾或收到虛假信息時,導彈仍具有足夠的精確度和可靠性。此外,景象匹配製導的運用,還能有效提高導彈的反應時間。
空氣動力學家蘭·加伍德說:“風暴之影”巡航導彈是“世界上第一種隱形巡航導彈,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巡航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