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美國“土星”5運載火箭(1 / 1)

運載火箭,指能夠把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或空間探測器準確地送到科學家預定軌道的單級或多級火箭。

運載火箭多數為兩級以上的多級火箭,每一級都有推進劑箱、火箭發動機和飛行控製係統,末級有儀器艙和有效載荷,級與級之間有級間段連接。有效載荷裝在儀器艙上麵,外麵有整流罩,在火箭飛出大氣層後,整流罩即拋掉。

運載火箭憑借其巨大的、向上向前的推力,把飛船按照預定的速度和方向送入太空。當火箭飛到足夠高的時候,火箭和飛船就會自動分離,分離後的飛船按預定計劃進入運行軌道繼續飛行,而完成運輸任務的火箭卻像太空垃圾一樣,墜落地麵或在大氣中摩擦熔蝕而消失在茫茫太空中。

由於運載火箭的主要任務和作用就是“運”和“載”,因此也可把運載火箭理解為專門運輸航天器的運載工具。運載火箭是航天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航天飛行的曆史是從運載火箭技術開始的,沒有運載火箭就沒有航天飛行。由於運載火箭在飛船升天或其他航天器發射中擔負著“超級梯子”的作用,所以有人給它起了一個神話般的名字——“通天之梯”。

“土星”係列火箭是由布勞恩領導、為實施“阿波羅”計劃專門研製的運載火箭係列,有“土星”1、“土星”1B、“土星”5等型號。其中,“土星”1為一種試驗型的兩級運載火箭,為了改進“土星”火箭及確定“阿波羅”飛船的總體方案,於1961年至1965年從卡納維拉爾角共發射10次,其中有5次把“阿波羅”飛船的主體模型發射入軌。“土星”1B是為在近地軌道載人和不載人的“阿波羅”飛船進行試驗而研製的,也是兩級運載火箭,是“土星”1的改進型,但在第二級配備了1台用液氧/液氫做推進劑的J-2發動機,在1966—1975年共發射10次,全部成功。

“土星”5是專為在近地和近月軌道運載“阿波羅”飛船以及將航天員送往月球而研製的。“阿波羅”飛船總重達46噸,高25米,最大直徑6.6米,要把這麼重的飛船以第二宇宙速度將其送入月球軌道,以往任何一種運載火箭都無法勝任。為此,專門研製了“土星”5三級運載火箭。

1967年11月9日,用“土星”5首次發射不載人的“阿波羅”4號成功後,於1968年12月21日進行首次載人飛行發射,將“阿波羅”8號成功地送入繞月球的軌道。1967—1973年間,從卡納維拉爾角共發射13次,全部成功,其中有10次是運載“阿波羅”載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1969年7月16日,“土星”5號運載火箭將“阿波羅”11號飛船送入月球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