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末日殘陽(8)(3 / 3)

德軍統帥部企圖不惜一切代價扼守莫洛奇納亞河防禦地區。10月24日,德軍急忙將第6集團軍調到尼科波爾登陸場和第聶伯河下遊右岸。進入突破口的烏克蘭第4方麵軍快速兵團在航空兵的積極支援下,迅猛出擊,擴大了占領的地域成果顯著。10月26日,德軍開始全線撤退。蘇軍立即轉入追擊。10月30日,蘇軍占領格尼切斯克,並進抵錫瓦什湖沿岸。至11月5日前,蘇軍前出到第聶伯河下遊地區和克裏木地峽,從陸上封鎖了克裏木的德軍第1集團軍,切斷了它同德軍其他部隊的聯係,在其孤軍奮戰的前提下,以微小的代價解放了北塔夫裏亞全境,並向西和西南推進50至300公裏。德軍僅在尼科波爾地域的第聶伯河左岸占據著一個不大的登陸場。烏克蘭第4方麵軍前進到第聶伯河和克裏木各地峽後,為解放克裏木和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南部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聶伯河會戰於1943年年底結束。這次會戰,蘇軍重創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基本兵力和中央集團軍群一部。曆時4個月的猛烈進攻,蘇軍一步一步擴大戰果,蘇軍消滅了第聶伯河接近地的德軍防禦部隊,肅清了德軍在左岸的全部橋頭堡,並且在右岸建立了2個戰略登陸場和數十個戰役戰術登陸場,使德軍恢複沿第聶伯河來進行防禦的幻想徹底破滅了,打亂了德軍的戰略行動,不得不重新分析戰略局勢。如果說庫爾斯克會戰徹底埋葬了希特勒的進攻戰略,那麼,第聶伯河會戰則粉碎了德軍統帥部建立堅固陣地防禦並在這一方向扼守重要經濟區的企圖。德軍的士氣開始低落起來,蘇軍的將士則堅信戰爭的最後勝利是屬於偉大的反法西同盟的。

蘇軍在第聶伯河會戰中的勝利,還為爾後在白俄羅斯的進攻和完全解放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以及將侵略者驅逐出境奠定了基礎。

蘇軍不僅在第聶伯河會戰中,而且在蘇德戰場的其他方向上也取得了顯著的勝利,北高加索方麵軍在黑海艦隊、亞速海區艦隊的協同作戰下,於9至10月解放了新羅西斯克和整個塔曼半島。塔曼解放,高加索會戰即告結束。10月31日至12月11日,蘇軍進行了刻赤—埃利季根登陸戰役,並在刻赤半島奪占了登陸場。布良斯克方麵軍發起的布良斯克戰役,同時西方麵軍和加裏寧方麵軍實施的斯摩棱斯克戰役,也給德軍以沉重打擊,牽製了德軍部分兵力,強有力的配合了第聶伯河會戰。

由於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第聶伯河,以及在蘇德戰場其他地區的勝利,從斯大林格勒反攻開始的蘇聯衛國戰爭的根本轉折遂告完成,軍事戰略形勢和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

朝著對盟國有利的一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