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埋人溝(2 / 3)

二十幾號人和著兩口棺材一路往東行去,大頭領不在,眾匪徒也無了拘謹,天南地北地扯著閑篇,呼著號子,唱著山歌,氣氛還比較熱烈。有人就跟抬著棺材的賀山他們四人聊了起來,問他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慢慢地就聊的熱絡起來。

原來這群人大都也是附近村子裏的人,因著災荒,戰亂,能跑的人都跑了,不願意跑的沒地方找食吃,就上山入了綠林夥做些無本買賣。

那光頭大漢真名姓不知,隻江湖人稱敢爺,綽號鑽天虎,據說有一定江湖地位,二當家姓孫,叫孫飛虎,綽號遁地虎,據說祖上做過前清的將軍,所以他喜歡別人稱他飛虎將軍,三當家高五,也就是棺材裏躺著的那位,綽號下山虎。

這三位爺,帶著手下最多時百餘號兄弟,嘯聚山野,無人敢惹,厲害時,縣城都能打的下來,很是逍遙自在,後來遭了官府幾次圍剿,隻剩下五六十人,聲勢大不如前,也自收斂了許多。

前幾日,三當家高五獨自帶隊出門做買賣,搶了個過路的商隊,結果手下人一個沒傷,他卻被人一鳥銃打在腰背之上,幾百粒鐵砂密密麻麻,把後背打成了篩子,雖不致死,卻是疼痛難忍,回到山寨後,傷口感染,病情加重,請了個大夫也是束手無策,讓準備後事。

這高五別的沒啥愛好,就是一天也離不了女人,所以當大當家的問他有啥遺願時,他說別的沒有,就是怕到地底下寂寞,想找個女人跟著下去陪他。他媳婦正當年華,自然不願意隨他去死,那怎麼辦呢,最後有人給想了個法子,說給配個陰婚,就當讓他娶房小妾,這樣就什麼都解決了。可當地習俗,配陰婚那也是有許多講究的,都要提前準備,這一時半會兒的上哪去找合適的。還是出主意那人,說知道一個陰婆專幹這事,隻要找到她這事一定能成。於是大當家讓他下山去辦,沒想到這人辦事到也利索,第二天就回來交差了,說配陰婚的對象已經找到,五十個大洋,兩天之內就可以送到。

於是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了,但大當家覺得此事在山寨辦不吉利,師爺就選了這處宅子辦事。宅子的主人黃老爺原本也是地方上一位頗有些名望的鄉紳,祖上也是得過功名的,但到他這輩趕上這時候不好,又是饑荒又是兵災,三天兩頭不是鬧土匪就是來饑民,地也沒法種了,租子更是收不上來,於是幹脆舉家遷到了縣城裏去住,隻留下兩個腿腳不利索的老頭子看宅院,被大當家的一頓鞭子給趕了出去。就這麼著,這黃府成了他們山寨之外的一處落腳之地。

當師爺說可以在這宅子裏辦事的時候,大當家也甚是滿意。二當家遁地虎在三當家受傷前就已經外出辦事,至今未歸,高五的媳婦覺得這事惡心,不願參和,所以都是大當家張羅,師爺具體落實。結果沒想到一夜間,風雲突變,配陰婚配了個女妖怪,三當家落的個屍身不全不說,還慘死了幾位弟兄。

四人這才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互相看看,都是不由得搖頭歎氣,歎自己命運不濟,遇上這等倒黴之事。不過好在這些人看起來也都不是什麼窮凶惡極之輩,估計不會送命,也就隻能即來之,則安之。

一路行去,女屍在棺材裏悄無聲息,沒再作怪,也沒有什麼事情發生,於是當他們四人實在堅持不住時,也自有人接下他們肩上的抬杠。漸漸地,道路開始難行,路上碎石增多,路兩旁地勢起伏,樹木變得茂密,竟是往山裏走去。

又往前走出幾裏,道路越發難行,道路上散落著很多大石,隊伍也停下休息。四人中常青是個自來熟,一路上行到這裏,已經跟人稱兄道弟起來。借著討水喝,問起山寨究竟在哪裏,為何道路如此難行。

一個自稱叫二牛的家夥嘿嘿笑道,這道路難行是他們故意為之,弄了許多碎石大石散布路麵,官府圍剿時自然會困難重重,行軍緩慢。休息處距離山寨已經沒多遠,穿過前邊不遠處的一條峽穀,再過一個山溝,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