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賈蘭家塾學四書,林黛玉初次進賈府
玩樂至二三歲時,李紈見賈蘭心神清明,聰穎伶俐,便手引口傳,教授了幾本書。等到五歲入學之時,恰好《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都已熟練。進入家塾後,不必先生再另行授課,隻是與其他學生一般開始背誦《四書》了。
對此李紈甚是欣慰,賈蘭也鬆了口氣。這些東西雖然繁雜,不過在經曆過地獄般高考的賈蘭眼裏,還稍微簡單了點。五年時間,若是連幾千字背不出來,他當年日懸梁錐刺股的艱苦生活白過了。
進家塾,相對於隻能窩在院子的情形,賈蘭欣喜了許多。
雖說加上前世,賈蘭現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年歲,但他穿來前也不過是十七八歲的少年,再加上到了賈府後,一直經李紈寵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什麼大事也沒經曆過,心思行為什麼的,也不過是比同齡人略為沉穩,在某些事上真論起來,還是小孩子思想。
比如和寶玉及幾位姑娘的相處上,賈蘭自認自己比他們年齡大很多,但實際情況是他們比他大了四五歲,而且輩分還高了一級。這讓賈蘭很是鬱悶。
如果讓你天天對著幾位明明比自己小,卻偏還要開口叫姑姑叔叔的人,大概你也不樂意。
賈蘭就處於這種狀況之下。
賈蘭不大和寶玉三春他們一塊玩,寶玉他們其實也不經常找他,畢竟賈蘭在他們眼裏太小了。賈母有時候也會叫賈蘭一塊吃飯鬥牌,但相對於重孫,自然是金孫比較重要,而且寶玉明顯比賈蘭嘴甜會撒嬌。
所以更多的時候,賈蘭都是和李紈,或者自己一個人待在房裏看書習字。幸好前世他也是個能耐得住寂寞的人,現在這種情況對他來說更加自在也說不定。
話題轉回來,說到入學,便有個麻煩,因為是遺腹子,又是早產兒,李紈對於賈蘭可以說是含在口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溺愛至極。他自己去上學,李紈不放心,便非要找個人照顧著。
榮國府裏現如今上學的就倆人,寶玉厭煩讀書,一個月能有三天去上課就不錯了,李紈無法,便托了賈環。
其實說起來家塾離賈府近得很。不過是一裏之遙,且有小廝跟著,但李紈就是不願意。賈蘭年齡尚小,李紈又曾聽說家塾那地方魚龍混雜的緊,深恐有人帶壞了他,她就這麼一個寄托,自然不能懈怠。
賈蘭和賈環算是一塊長大,對他還算了解。
賈環是趙姨娘所出,王夫人對其不喜,賈政又不管家務,園中小廝丫鬟識見眼色,對他也不恭不敬。
賈蘭以前曾經專門研究過賈環,此人身為賈府名正言順的主子,為什麼到了最後卻落了個遭人鄙棄的下場。
其中一方麵固然是因為趙姨娘的□□打罵,但更多的卻是賈環自身的自甘墮落,不過依著他的身世來看,這種墮落不得不說也是眾人逼出來的。
出汙泥而不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千辛萬苦。而且沒有一個合適的根莖,蓮花如何撐出汙泥。
賈府中真正對賈環好的,自始至終隻有一個夫人房裏的丫鬟彩雲,但僅僅靠一個沒有言語權的丫鬟又有什麼用。
賈蘭在賈府待了也有五年了,在這五年裏他不聲不響旁觀著所有人所有事。
他記得以前有個帖子討論紅樓,有人提出,曹公之所以創造出賈蘭此人,不過就是為了建立一個高度,然後讓一個既能進入故事,又能跳出劇情的人,冷眼旁觀。
他現在就在做著那個所謂的套子中的局外人。
寶玉含玉而生,代表了一個好兆頭,這在迷信的封建社會,無疑是代表了祖墳上正冒青煙的喜事,所以賈母寵他,王夫人護他,賈政管他,賈府上上下下圍著他。
三春、史湘雲,身為閨閣小姐,除了女紅、讀書,沒什麼消遣,隻一個寶玉既好看又好玩,自然都喜歡和他在一起。
賈環,偏室所生,長相一般,性子衝動,為人不喜。
而賈蘭自己,不愛說話,問一句答一句,用史大姑娘的話就是無趣的很,寶玉雖喜他麵容姣靜,但又厭棄他總是讀些晦澀難懂的文章,遂也不怎麼理會。
這賈府裏幾個小主子,數來數去,賈環也隻喜歡賈蘭一人,畢竟俗語說同病相憐,當然他並不知道,這種安靜的效果才是賈蘭真正想要的。
誠然,賈蘭也想過要改變賈府最後沒落的命運,也想過和李紈一直過平安無波的生活,但他一沒有寶玉象征富貴的寶玉,二沒有王夫人的憐寵,他有的也不過是將來一定要有出息的意誌,和一腔發奮努力的熱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