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來就是一個矛盾體,住著魔鬼與天使。學生時代,無疑是矛盾體從萌芽狀態發展到**的時期。每天的作業看起來不多,實際上怎麼做也做不完。每天都痛罵高考製度有多**,可發泄完後有規規矩矩地一頭紮進書堆裏,背著不知背了多少遍也背不下來的政治書。“沒有高考製度,怎麼拚得過官二代富二代?”這句話很經典也很現實,於是我們又被勵誌了。兩節晚自習下來,多數同學依然奮筆疾書,鈴聲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空氣。偶爾看到被數學題折磨得一臉衰樣的同學,又好笑又同情。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你再怎麼不情願,也得去做,類似於自虐的心理,往往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暗示。就像在課堂上宣傳“珍愛生命,遠離講台”的曆史老師,可還不是天天都站在講台上;就像前桌的女生天天嚷嚷著要減肥(其實她們的身材很標準),可每天都能看到抽屜裏的零食;就像晚自習前英語課代表都會布置英語作業時,我和同桌罵上幾句《金太陽》的主編,可每次還不是照樣完成。很多製度也是我們沒有能力改變的,雖然那真的很討厭,但我們又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因為我們沒辦法逆天。就像隔壁班的英語老師的高跟鞋注定是那麼有穿透力的,就像英語課上沒做完作業注定要罰唱歌,就像食堂裏的隊注定是那麼長。我們無法改變也懶得去改變。習慣了在寢室熄了燈後才慢悠悠的晃回寢室,這大概是一天中最自由的時候了,這時,我喜歡一個人邊走邊漫無邊際地想事情,我喜歡看到8棟寢室上空那顆很亮的星星,我喜歡這流得很慢的時間,把我從那些總也背不下來的政史地解救出來。以前我總是很奇怪上鋪的女生近很晚才回到寢室,直到有一天我也成了她,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愚蠢,那種悠由自在的生活不是我現在過得起的。在被隔桌男生批判周六下午睡覺是很可恥的之後,就再沒有在周六下午睡過整下午的覺了。練毛筆字、看雜誌、上街走走。隻要能不浪費這來之不易的一下午就可以了,我告訴自己“睡覺是件很浪費時間的事。當然,每天都是有樂趣的,並非那樣緊張,一成不變。還記得無聊時會搜索其他同學上課搞笑的表情和動作,惹得一群女生笑成一團;還記得寢室裏聊班裏的八卦到十二點都沒完沒了;還記得一起熬夜看《初戀這件小事》,感動得熱淚直流;還記得我和一女生晚上回寢室時兩人拿著台燈,邊走路邊看一本娛樂雜誌;還記得曆史課上曆史老師的那句“你們真是傻得可愛”笑翻全班;還記得英語課上被罰唱歌的同學跑調的歌聲;總有那麼麼多歡笑和感動來豐富隻有語數英、政史地的學習生活,來勾畫出這美好的學生時代。第三次站在排名榜前,心情非常複雜,卻不為自己。一回家就聽到奶奶說你被全家人罵得好慘,眼前不停閃現前幾天你和我打招呼時的笑容,那一刻很溫暖,真的很少看到你笑得那麼自然。從小長大,我幾乎是活在你的陰影下的,中考的成績也是相差甚遠。你也很難過吧,家人對你期望那麼高,他們又那麼看重成績。在別人眼裏那樣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可是你是你,你身上背負著太多的期望。我知道,你很累.家人希望你更優秀,但我隻希望你要快樂。我希望每次都能看到你笑。上著上著數學課,頭就不自覺的往對麵四樓看了,一個月了吧,他再也不會來教我們了吧。想起他的那句:這麼難做錯的題目都做錯了,真是太難為你們了。一點也不好笑,反而有些難過。老師,對不起。是我們班太讓您費心了吧,好好的一個人,說病就病了。老師,謝謝你,希望你身體要好好的。看著被自己堆疊得亂七八糟的書,我不止一次茫然。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走下去,沒有一個確切的方向。我深知自己從來都不是聰明的學生,我很努力讀或許也比不上別人。這就算了吧,畢竟不是每個女生都是朱會琴,也不是每個男生都是李春林。未來就等來了再決定,現在瞎想些什麼都沒用。我的視線又回到那堆書上.政治曆史課上得有點精神分裂,上一節課政治老師剛剛灌輸完唯物主義,下節課曆史老師就宣傳唯心主義。很顯然,政治老師贏了,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唯物的。可是不得不承認曆史老師很有個性,他的話也特別經典,在唯物主義深得人心的社會,他也堅持著自己的信仰。有一句話很經典:把你最喜歡的歌毀掉的,就把它當成鬧鍾鈴聲。於是我們便總結出了:把你喜歡的老師毀掉,就是當班主任。這樣看來,政治老師就悲催了。可是慢慢地,我也開始理解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他的話都沒錯,錯的是我們年少,錯的是我們不願接受這種教育模式。又折了一隻紙鶴,我還能折多久?千紙鶴的裏的故事,究竟有幾個人能讀得懂?怕是隻有自己能懂。這條路還那麼長,我相信,也不太相信。我不想把自己的心事說與別人,我不想把自己的悲傷哭訴於人。每當外在壓力不斷加大,壓得我想喘一口氣,心裏總有聲音告訴我,你要堅強,你要自己麵對。是吧,我要自己麵對。原諒我無法坦白一切。在教室裏看了一個泰國的潘婷的宣傳廣告,那是一個很勵誌的女生,那是一段很艱澀的成長.她在演奏小提琴時,那頭發類似於群魔亂舞,我笑了,眼眶也紅了,淚也在打轉……第一次,我發現我笑著也能哭,內心的的確確被觸碰了。夢想被嘲諷得一文不值,也執著地追尋它的腳步。我們這個年紀,不是愛做夢的年紀,而是敢追夢的年紀!2012就要過去了,在零班的一年裏,我終於知道了什麼叫“付出”,從各種各樣的人身上,我都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即使壓力再大,也要把它化為動力,永遠不忘心中的那個夢,永遠不忘那麼多人的期望。很慚愧,現在的我似乎還做不到這麼堅決,但會努力讓自己做到最好。雖然不太像我的真心話,隻是身不由己的無奈也要將夢進行到底。成長是一個過程,長大卻是一個瞬間。這個年齡段的我們,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捕捉到打動內心的話語或動作,然後一點一點走向成熟。求學的路途中,學得不僅是知識,更是心態。我們總是為考試擔憂受怕的,如果有那麼一天,能把成績什麼的用平常心對待,就又上了一個境界。過幾天就開學了,高中過去了一半了,不太願意接受這個現實,可是不得不接受,讀了一年的文科,深深體會到了這個道理。就像現在學的哲學一樣,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書上一大堆根本看不懂的方法論之類的東西,你可以看不懂,但你要會做題目,一開始為那些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定理暈頭轉向,後來就明白了這一切都沒關係,就像你不知道現在苦讀十年,一朝高考以後有什麼用,但你必須帶著所有人的期盼風雨兼程走下去。高考考場就像一個最大的賭場,每個人都下了最大的賭注:親人,老師的殷切期盼和自己十幾年來的努力。成王敗寇這話一點也沒錯。一中一位老校長說:什麼素質教育?高考考不贏別人你就是沒素質。雖然聽起來很別扭,但沒人敢說他錯了。我相信那些從一中出去的考取名校的學長們大部分都是品學兼優的人,像鍾旺和劉康寧一樣都應該是有素質的人吧。或許現在的我們還不知道這一路是怎樣走到現在的,就莫名其妙地走到了高三,但現實那樣殘忍地告訴我們高考就在眼前,我們的選擇是沒得選擇。我們都不是神的孩子,都是一群肩上背負著期望,心上裝著夢想,腳下向著遠方的孩子,曾經累過哭過痛過笑過,不隻是為了高考,也是為了成長。開學三個禮拜,老師就告訴我們這個學期已經過去六分之一了,我再沒聽下麵的話,隻是頭偏轉90度那個角度剛剛好可以看見高三的教學樓,不太平靜的心更加不安定,極不情願地告訴自己:快了。別過頭去,繼續聽課。有那麼幾天做作業做到不停的發牢騷,政治哲學裏那些可能永遠搞不懂的矛盾論,上課上得暈頭轉向,下課後看多久也看不出什麼名堂來,練習裏的題目連答案也看不懂。隻能說哲學這東西,實在不是正常人能學得好的。剛開始學世界地理的時候,我看著地圖冊裏那麼多什麼密密麻麻的什麼分界線就暈了,給你一個圓加幾根線就讓你做題目,畫幾個不規則圖形就要你寫出這是世界上的哪個地方包括它的土壤,氣候,地形,植被,水文,風俗……曆史就不用說了,那些朝代的更替,還有大事年表等等等等,都還隻是基礎。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一個人在承受,都不是為我一個人準備的,千千萬萬的人都一樣,我從來就沒後悔過選擇了文科,就算當初分科前政治曆史都不如物理化學,還是選了文,到現在都慶幸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即便有多少過不去的坎,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