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空襲與死亡(2 / 3)

某外國記者在新聞會議席上也證實中國軍事發言人的談話,他最近曾巡視南市許多街道,並未看見一個中國兵。

大家提出撤退南市平民的問題,該發言人謂目前鐵路常遭日機炸毀,旅客有時也遭日機轟炸掃射,在此種情形下,撤退平民殊非易事。

要是經公共租界的中區驅車出發,不到一小時,即達滬西的盧別根鎮。這一個小小的市鎮,已被炸幾次,一九三七年十月八日的字林西報,刊載新聞如下:

星期三晨,日轟炸機襲擊盧別根路盧別根飯店過去不到半裏的盧別根鎮,十七人慘死,中有孩子多人,據悉該處並不駐屯中國軍隊,故中外各界都不明白轟炸的原因:

據該鎮居民稱,上午十時左右,日轟炸機九架,突然出現天空,擲下炸彈若幹枚,未幾,日機去而複來,俯飛掃射。

第一次空襲時,受傷者二三十人,死亡者計有一家的婆媳兩人,一家的女兒兩人,一家的男孩一人,另有兩個尚未查明的中國人。

第一次空襲剛過去,第二批又來了十架飛機,盤旋空際,向西飛去,立刻又回轉,擲下十顆炸彈,又有十人犧牲性命,三十餘人受傷,燒去房屋許多間,一顆炸彈落在某宅附近,宅內九人受傷,但均極輕微。

在轟炸平民以後,日本的轟炸機或隨行的戰鬥機,往往再用機關槍掃射,差不多每一次都是如此。上海的居民曾目睹許多次像這樣的襲擊。那時上海所有英文報紙的讀者信箱欄內,全是目睹慘狀的外僑所提出的抗議和報告,美國亞洲艦隊司令耶納爾將軍(Harry E。Yamell)對於此種層出不窮的暴行,給予嚴厲的斥責。十一月十二日,耶納爾將軍在上海英國皇家空軍協會的宴席上發表演說,十一月十三日的字林西報刊載其內容如下:

“在此次戰爭中,上海及其附近所遭遇的破壞,其範圍之廣,情形之慘,使我大為痛心。我不知道人類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領悟飛機的正當用途。戰爭和其它活動一樣,也是有必須加以遵守的規律的。交戰國雙方恣意破壞平民的生命財產,使上海附近的平民陷入絕境,此情此景,實令人不忍卒睹……戰爭的規律必須加以尊重,不分皂白的轟炸,必須竭力避免……對於平民的財產濫施破壞,並無多大意義,現在各國應該急起直追,了解飛機除了作為毀滅一切的利器外,還有更大更多的用途……”

鬆江是一個安靜的城市,約有人口十萬,水陸交通都很便利,離上海僅三十哩,是一個半工業區。像鬆江這種中等的城市,不知有多多少少遭遇日機的轟炸。一九三七年九月九日,字林西報刊載日機轟炸鬆江站難民車的新聞如下:

“昨天午後十二時二十分,從上海開往嘉興的難民車,在鬆江站遭遇日機的轟炸,客車五輛全毀,死三百人,其中大部分是婦孺,受傷者更多,沒有一個中國兵。上海難民又逢一次浩劫。”

參加轟炸中國平民的日本飛機,究有若幹架,不得而知,但站內落下的炸彈甚多,除毀客車五輛外,並毀懸橋及水塔……

據路局方麵及鬆江官方報告,轟炸以後,站內的景象至為淒慘,斷殘肢,血腥滿地。路警及鐵路員工午後仍忙於搬送受傷難民入醫院療治(鬆江醫院甚少),同時召集臨時掩埋隊進行掩埋工作。

上海市市長俞鴻鈞接到轟炸報告後,痛加申斥,稱為(日軍完全漠視人類同情,在後方屠殺中國平民之又一新證據)。俞市長並謂,在鬆江慘遭轟炸的列車,所載旅客,都是從戰區逃往內地的難民,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列車既係前往嘉興,無論如何,不能認為向上海輸送增援部隊,所以日機襲擊,實出於故意,絕對不能強詞奪理,邀人寬宥。

以上各節敘述日機襲擊村鎮及小城市的實況,並不完全或充分,整個說來,其性質雖然非常殘酷糜爛,但和轟炸南京、廣州、漢口等大都市的事件比較起來,也許不及後者那樣動人罷。這些大都市的轟炸,曾經占據全世界報紙的重要地位。自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起,到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即日軍確實占領中國首都時為止,南京不斷在空襲的威脅下。十二月十八日東京路透社發出下列電訊:“據此間軍部今日發表公報稱,自戰爭爆發迄南京陷落,日海軍飛機先後飛往南京五十次,轟炸中國之密集部隊及軍事設施,並擲炸彈一百六十噸。公報並稱參加轟炸南京之飛機,在八百架以上。”十月二日出版的上海密勒士評論周報,概述一星期內日機轟炸南京的情形,其內容幾乎係根據路透社的南京消息,原文摘錄如下:

“英美法三國雖向日本提出抗議,日方顯然置之不顧,日機二十九架又於九月二十五日上午,猛烈轟炸中國的首都。城南一帶是南京最熱鬧人口最密集的區域,尤為日機所注意……”

“日機第二次襲擊南京時,中央通訊社總社辦公處全部被毀,職員五人受傷頗重。事後,中央通訊社即著手布置一切,現在仍照常工作。該社在土街口,離銀行區甚近,共落炸彈三枚。那一帶人煙稠密,沒有重要的軍事建築,日方蓄意加以破壞,以消滅中國最大的新聞機關中央社……”

“九月二十五日南京空襲的結果,平民死傷達六百人。自上午九時半迄下午四時半,日機先後五次侵入南京上空,共擲炸彈約五百枚。午後的兩次空襲,以中央醫院和衛生署為目標,共落炸彈十五枚,但無一中的。有一個彈穴的深度達二十尺,直徑達四十五尺,醫生的宿舍為爆炸的巨力所震倒,廚房間被毀,手術間略有損害。”

“據中央社稱,日機轟炸中央醫院,決非出於誤認目標,因屋頂上漆有大紅十字符號及中央醫院四字。”

“關於衛生問題,衛生署是與國聯合作的,所設中央護士學校,一部分的基金,則由洛克斐勒基金委員會所供給。衛生署的禮堂和中央護士學校,都受嚴重的損失,並有兩個仆從斃命。”

“犧牲於轟炸下的,還有首都電燈公司,首都自來水公司,中央廣播電台,市政府衛生局,廣東醫院,哈瓦斯、海通和合眾三通訊社的辦事處。”

“日本飛機以兩百五十公斤的巨型炸彈,轟炸住宅區,在中山路山西路口,有一個其大無比的窟窿。兩顆炸彈落在寧夏路轉角的小丘上,附近住宅震撼甚劇,玻璃窗碎裂,電燈泡落地。”

“日本飛機顯然想轟炸內政部和衛戍司令部,因目標不準,毀去一家當鋪。中國銀行後麵的七家住宅也同歸於盡,但無人受傷,因都已避入防空壕。電報局當然也是目標之一,有幾顆炸彈落在附近,無一中的……”

“九月二十五日日機轟炸南京時,有一顆炸彈落到高門樓法國領事館的院子內。九月二十七日,則有五顆炸彈落在下關,和停泊在三汊河的法國炮艦僅隔二百公尺。”

“在這以前,日本的空軍曾於九月二十二日兩次襲擊南京,第一次飛機五十架,空襲的時間自上午十點三十五分到中午,第二次飛機十五架,時間甚短促。”

“在三百處以上的地點,包括城南市區和新住宅區(美意德各國使館以及全體外僑住宅,都集中於此),每天平均要落下兩三顆炸彈。據路透社報告,第二次空襲時,下關難民收容所中彈,死者至少在百人以上,事後前往視察,殘骸遍地,蘆席棚火焰熊熊,直衝雲霄……”

“不到一小時,又來日機十架,這一次是東北方飛來的,抵達浦口上空時,即列成圓形,以潛水式輪流擲彈,轟炸津浦鐵路,然後向東北方飛去。據法國領事館消息,九月二十五日,曾有五百磅重的炸彈四枚,落在該領館附近,相距不到一百碼。以各國使館或領館而言,這要算是最危險的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