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雙頭鷹俄羅斯的崛起(1 / 2)

9世紀,在建立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過程中,俄羅斯人的祖先古羅斯部族(東斯拉夫人)逐步形成,其族名也成為此後的該民族地國家名稱。以政治中心的遷移和曆史進程的演變為依據,我們可以大致將俄羅斯的曆史劃分為六個時期:基輔羅斯時期(862—1240);蒙古人(韃靼人)統治時期(1240—1480);莫斯科時期/沙皇俄國時期(1480—1703);彼得堡時期/俄羅斯帝國(1703—1917);蘇維埃時期(1917—1991)以及新俄羅斯(1991年以後)。

(一)基輔羅斯時期(862—1240)

現代史學家一般認為俄羅斯的曆史應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國的建立。其實在俄羅斯境內,自遠古就有人類居住。6世紀,東斯拉夫人逐漸向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地區遷徙。862年,以留裏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占領並統治了諾夫哥羅德地區,建立“留裏克王朝”。882年,留裏克的親屬、諾夫哥羅德公國的奧列格大公征服基輔公國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輔為中心建立起一個國家(史稱“基輔羅斯”),並取得“基輔大公”的稱號。其後伊戈爾、奧麗加(伊戈爾之妻)等君主先後統治該地區。政權性質也逐步從君主專製統治向貴族采邑製統治過渡。13世紀初,基輔羅斯開始衰落,各地諸侯分立割據。

(二)蒙古人(韃靼人)統治時期(1240—1480)

1237年,由成吉思汗長子術赤建立的金帳汗國入侵羅斯地區,攻占梁讚,1240年攻占基輔,確立了蒙古貴族的統治。羅斯地區陷入以金帳汗國為宗主的諸侯割據與混戰狀態。以莫斯科為中心的莫斯科公國在這場弱肉強食的爭奪中逐步占據先機,強勢崛起。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達(1325—1340)在位時取得了“弗拉基米爾及全羅斯大公”的稱號,史稱“伊凡一世”。1380年,德米特裏大公(1359—1389)率軍在頓河平原擊敗蒙古軍,被尊稱為“德米特裏·頓斯科伊”(意思是“頓河的德米特裏”)。

(三)莫斯科時期/沙皇俄國(1480—1703)

這一時期的伊凡三世(1462—1505)是俄羅斯民族形成過程中的一位傑出君王。1472年,伊凡三世娶東羅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亞·巴列奧略格為妻,正式采用“雙頭鷹”為國徽,並開始自稱“沙皇”,恢複了君主製。1478年,伊凡三世吞並諾夫哥羅德共和國。1480年,他率軍迎戰蒙古軍隊,恰逢蒙古軍隊因嚴寒不戰而退,伊凡三世不戰而勝,從此結束了金帳汗國長達二百四十多年的異族統治,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獨立的俄羅斯國家,並開始逐步建立農奴製度。

其後的伊凡四世(1533—1584)則是俄國曆史上有名的暴君,綽號“伊凡雷帝”。1547年,當時還是莫斯科大公的伊凡四世在克裏姆林宮戴上了羅馬皇帝使用過的王冠,加冕為“沙皇”。他也是俄國曆史上的第一位正式加冕的沙皇(在俄語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愷撒”)。他在位期間俄羅斯地區的農奴製度得到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