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斯普魯恩斯(1 / 3)

1.從海軍學員到艦隊司令

美國第16特混艦隊司令雷蒙德·斯普魯恩斯海軍少將雷蒙德·埃姆斯·斯普魯恩斯,1886年7月3日在美國馬裏蘭州的巴爾的摩出生,後被送往新澤西州由外祖母撫養。由於缺乏應有的家庭溫暖,長大後他性格內向沉默寡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斯普魯恩斯曆任美國海軍第16特混艦隊司令、太平洋艦隊參謀長、中太平洋艦隊司令和第5艦隊司令。戰後曆任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兼太平洋戰區最高司令、海軍軍事學院院長和美國駐菲律賓大使。

1903年7月,斯普魯恩斯從印第安納州考入美國海軍學院。在校期間他刻苦學習,成績優秀卻默默無聞。1906年9月畢業後赴戰列艦上服役。1908年9月晉升為海軍少尉。後來經過電學進修而赴“辛辛那提”號戰列艦任職。1913年升任美國海軍亞洲艦隊所屬的驅逐艦任上尉艦長。一年後轉往岸上任職,與瑪格麗特·迪安結婚。1916年晉升為海軍少校,1918年晉升海軍中校。1919年,出任哈爾西驅逐艦分遣艦隊的“愛倫華德”號驅逐艦艦長,頗受哈爾西的賞識。1924年,調任“戴爾”號驅逐艦艦長,稍後出任美國駐歐洲海軍司令安德魯斯的助理參謀長,不久又改任“奧斯本”號驅逐艦艦長。

1926年夏,斯普魯恩斯進入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深造。後來斯普魯恩斯認為他的成功的作戰行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海軍軍事學院的訓練。深造完畢,斯普魯恩斯被派赴海軍情報辦公室任職兩年,後又調往“密西西比”號戰列艦任副艦長。1931年6月,奉命赴海軍軍事學院負責函授課程。次年晉升為海軍上校。1933年5月,出任驅逐艦護航艦隊司令沃森的參謀長。1935年4月,調任海軍軍事學院戰術係主任,培養的學員有許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任要職。1938年,出任“密西西比”號戰列艦艦長。1940年2月,升任第10海軍軍區司令,同年10月晉升為海軍少將。隨著歐洲戰事的發展,其職責逐漸增加。1941年6月,任分遣艦隊司令,旗艦為“諾思安普敦”號,在哈爾西麾下服役。

2.航母激戰太平洋

1941年12月2日,斯普魯恩斯率部離開珍珠港,在哈爾西指揮下執行向威克島運送戰鬥機的任務,因而免遭珍珠港劫難。此後,數次率部為航空母艦特混艦隊護航。

1942年5月,哈爾西率第16特混艦隊返回珍珠港。正在策劃中途島戰役的尼米茲發現哈爾西為皮膚病所苦,必須住院治療。哈爾西力薦斯普魯恩斯接任第16特混艦隊司令,得到尼米茲批準。尼米茲還命令緊急搶修“約克敦”號航空母艦並以此為核心組建第17特混艦隊,由弗蘭克·弗萊徹海軍少將任司令。盡管尼米茲明令資深的弗萊徹負責中途島戰役的戰場指揮,但在實際作戰中兩支艦隊始終是獨立指揮和獨立作戰的。5月28日斯普魯恩斯率2艘航空母艦(“企業”號和“大黃蜂”號)、6艘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離開珍珠港,於6月3日與弗萊徹在中途島東北的預定海域會合,等待與日本聯合艦隊交戰。

6月4日黎明,日本航空母艦艦隊司令南雲下令第1攻擊波轟炸中途島。因為不知道美國艦隊在附近,南雲為使第2攻擊波盡快出動,將原計劃對付航空母艦而攜帶魚雷的飛機全部改裝炸彈。正在此時,偵察機報告發現美國航空母艦,使南雲左右為難:第1攻擊波即將降落,需要補充油料和炸彈,第2攻擊波又需要重新換裝魚雷;保護航空母艦的戰鬥機即將耗盡油料。南雲下令一麵向北撤退,一麵接收飛機、換裝魚雷、補充油料,而卸下的炸彈就放置在航空母艦甲板上。

與此同時,注重空中搜索的斯普魯恩斯得到偵察機的報告:發現兩艘日本航空母艦,有大批飛機飛往中途島。斯普魯恩斯據此判斷出日機的返航時間,下令“企業”號和“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從遠離日艦200海裏的地方全部起飛,突襲日本航空母艦。此舉被視為斯普魯恩斯的第一個重要決策。美軍先後有3個魚雷轟炸機中隊飛抵目標上空,但因沒有戰鬥機護航而攻擊失利,41架轟炸機當中隻有6架得以返回航空母艦。然而,南雲既沒有很好地組織空中偵察,又無法迅速派出戰鬥機,還忽略了重要的規律——魚雷轟炸機出現在哪裏,俯衝轟炸機就會隨之來臨。就在南雲的部分飛機在甲板上待命起飛的時候,斯普魯恩斯的俯衝轟炸機飛抵日本航空母艦的上空,弗萊徹的飛機隨後趕到。前者向著“赤城”號和“加賀”號航空母艦俯衝投彈,後者則向“蒼龍”號航空母艦俯衝。“赤城”號中彈後引起甲板上的炸彈爆炸,“加賀”號和“蒼龍”號亦中彈,陷入火海,先後沉沒。後來,斯普魯恩斯曾這樣談及此次行動:“某些作者讚揚我能夠準確地選擇日本航空母艦處於最不利的狀況——飛機甲板上擺滿已經補充油料、裝好彈藥、等待起飛的飛機——的時機去實施攻擊,其實,不是那麼回事。我自己認為唯一可以自詡的是,我十分敏感地意識到亟須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動,並竭力要求在接近敵人後立即以我方的全部實力打擊敵航空母艦。”當天稍晚,脫逃的“飛龍”號航空母艦艦載機發現並擊毀了弗萊徹的“約克敦”號航空母艦,弗萊徹將指揮權移交給斯普魯恩斯。斯普魯恩斯北艦隊將迎麵而來的“飛龍”號航空母艦擊沉後即不顧上級的責備和參謀人員的反對而收回全部飛機,掉轉航向,迅速撤往中途島附近海域,午夜過後再率部西返,以便在天明時充分發揮艦載機的優勢,使山本通過夜戰複仇的計劃破產。此舉被視為斯普魯恩斯的第二個重要決策。在追擊過程中停止追擊,以免進入威克島日軍的空中勢力圈,使山本在空中勢力圈內與美國艦隊決戰以挽回敗局的企圖化為泡影。此舉被視為斯普魯恩斯的第3個重要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