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比利時56mm北約步槍彈(1 / 1)

概述

1967年美國陸軍決定換裝M16A1式5.56mm步槍/M193式槍彈係統,撤裝1957年列裝的M14式步槍及其7.62mm槍彈。1969年駐歐美軍也裝備了M16A1式5.56mm步槍,隻是班用輕機槍/彈係統仍留用7.62mm口徑。美國這一行動促使歐洲一些公司掀起了小口徑熱。

在此情況下,比利時FN公司開始改進M193式槍彈,並使改進彈的外形尺寸、成本與M193式相當。而且該公司研製成功一種用鋼/鉛複合結構的新彈頭,明顯提高了遠距離的侵徹力,但其殺傷性能比M193式稍降低。彈頭質量稍有加大,以利於加大有效射程和提高侵徹力……比利時5.5645,mm新彈在1977~1979年北約選型中獲勝,1980年10月被定為北約小口徑製式槍彈。比利時將該彈定型為SS109式,美國裝備時,型號定為M855式。

1981年後,FN公司又對SS109式槍彈的鉛心形狀和發射藥成分進行了改進。改進後的發射藥可減小對槍管的燒蝕和低溫條件下燃速的下降,提高彈頭的侵徹力。

現生產該彈的國家有奧地利、比利時、巴西、加拿大、法國、以色列、英國、美國等。

結構特點

SS109式槍彈的設計基本保持美國M193式5.56mm槍彈的全部優點,但彈頭結構有特色,能顯著提高遠距離的存速能力和侵徹性能。彈頭為尖頭、錐底、鋼/鉛心複合結構、銅被甲;彈殼為無凸緣式、瓶形;底火為伯丹式;

裝藥為雙基扁球藥。它與美國M193式彈的區別是:

1.增大彈頭弧形半徑(M193式為33.1mm,SS109式為50.2mm),以改善彈形;增加彈頭長度(M193式為18.8mm,SS109式為23mm),以增加彈頭質量係數及提高存速能力;減短線膛纏距(由305mm縮短為178mm),以提高飛行穩定性。

2.采用鋼/鉛心複合結構彈心,將0.66g硬鋼心直接放入彈頭殼內弧形部,柱狀鉛心放在後麵。這種結構的優點是:加工、裝配比鋼心/鉛套結構簡單;彈頭的鋼心所在位置不嵌入膛線,可減輕對槍管的磨損;重心位置後移,赤道轉動慣量減小,有利提高飛行穩定性;兼顧侵徹和殺傷的雙重作用,命中目標時,由於鋼心不易鐓粗,且受鉛心的慣性力作用而被加速,所以比M193式的鉛心彈頭侵徹效果好。

該彈除普通彈外,還有曳光彈和穿甲彈等彈種。曳光彈頭為半流線形,初速860m/s;穿甲彈頭則為流線形鋼心結構,初速為922m/s。

80年代初期,美國奧林公司研製的M855式5.56mm槍彈,即是美國化的SS109式槍彈,其彈心采用了淬硬鋼材料,侵徹能力大大高於美國M193式5.56mm槍彈。

性能數據

型號:SS109式M855式

口徑:5.56mm5.56mm

全彈長:57.3mm57.4mm

全彈質量12.44g12.3g

彈頭類別:普通彈

彈頭結構:尖頭、錐底、被甲、鋼/鉛心

彈頭直徑:5.66mm

彈頭長:23mm23.2mm

彈頭質量;4.0g4.02g

彈頭被甲材料:覆銅鋼

鋼心質量;0.663g

鋼心直徑;4.64mm

鋼心長度:7.9mm

彈殼型式:無凸緣、瓶形

彈殼最大直徑;9.55mm

彈殼長:44.7mm

底緣直徑;9.6mm

彈殼質量(含底火):7.0g

彈殼材料;30/70黃銅

發射藥雙基:扁球藥

發射藥量:1.67g

底火類型:伯丹式

初速;946m/s;945m/s

槍口動能:1700J1794J

平均最大膛壓:380MPa

散布精度:

100m距離R50為1.7cmR100為4.2cm

300m距離R50為6.4cmR100為11.8cm

穿甲性能:在1150m距離上,可穿透德國製式鋼盔,在750m距離上,可擊穿3.5mm厚北約鋼板,在1200m距離上,可擊穿美國鋼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