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女道觀裏的男道士(2 / 3)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上層人物的安排自有上層人物去折騰,幸存的人們自然也有各自的生活!自從古家族給世間帶來了修行之術,弱小的人們不再僅僅局限於他們的聚居地,走出去的人們開始了各種角逐,幾近消亡的人類文明又重新在這個世間蓬勃發展起來!而故事開頭說道的那個道觀,正是其中一個古家族的一個產業!

本來,千年前的那場災難早已將世間的一切都抹去了,而眼前的這座道觀,也是在浩劫之後,那個古家族的勢力所建立起來的一處場所。雖說如此,但時隔千年,也是一處古跡所在了!據道觀裏穿出來的消息,就在這個道觀所在,不知多少年前,也有著一個同名的道觀,正是從這個道觀中,走出了一位驚天絕豔的人物,就算是白日飛升也不為過。正因為如此,這個道觀便以此人物命名,稱作“何仙觀”!而由於何仙是一名女子,故此,這個道觀一直都是一個女觀所在!同時,為了表示對何仙的尊敬,古家族明確規定,禁止男客留宿觀中,即便是再遠的香客,也要在當晚午夜之前離開道觀,否則,觀中的禁製便會發作,輕則將男子移出觀中,重則直接鎮殺焚滅!當地的人們感念何仙觀平日裏為鄰裏消災解難,扶弱懲強,自是恪守著觀中傳出的諭令。

但是,世間之大無奇不有,傳說,有一個自恃修行有成的遊俠,不顧觀中眾修者的勸說,硬是要在觀中留宿!觀中的眾人看到無法勸說此人,也就作罷,但是,觀中除了眾修者日常起居的住所,便隻有用膳的膳堂可供留宿了,眾修者將此講與遊俠,想來以為這位俠士定會順坡下驢,就此離去,也好麵了一番紛爭。誰曾想,這俠士卻是欣然的在膳堂中住下了,連一床晚上遮擋風寒的被褥也不曾討要一份(想來就算是他要討要,這個眾觀的女子,也不會有人願意給自己的被褥給一個素不相識的男子的),就這樣並攏幾張長條凳,盤坐其上,顧自的修行起來!

自始至終,觀中的觀主都是一言不發,既不表示反對,也不表示讚成,任由的那位俠士自便。期間,勸說得緊了,觀主有幾次想要將這個有些無理的俠士打發走,便也是解了這個煩惱。但是,卻未曾真正動手,就這樣隨他去了。

深夜的山水是那麼的靜謐,即便是一片落葉入水,也會將岸邊深夜出來覓食的老鼠嚇得飛奔離去!深夜,象征著午夜的鍾聲照常的響起!此時,正在入定之中的遊俠隻覺得周身一陣旋風起,俠士瞬間便覺不妥,想要憑借自身渾厚的修為來阻止異動,穩住自身。然而,他還沒來得及施展,刹那間,他便來到了觀外的大門前的空地上。當他睜開眼睛時,眼前所見的早已不是當如入定前的那處膳堂,而是銀月揮灑下的山水夜景!看到此景,俠士背後猛地出了一身的汗,晚風吹來,一陣的寒意襲來,本就是風邪不侵的身體此時覺得涼颼颼的!此時,他終於相信了那個傳說“輕則傳出觀中,重則鎮殺焚滅”!看來自己今天很是幸運,沒有被冥冥中歸結為“重刑犯”!否則,此時自己就不是在這皓月下吹晚風這麼舒適了!

次日清晨,遊俠便去到市集中,置辦好三牲酒禮,叫人拿到觀中大殿。而他本人親自來到觀中大殿三清聖像與仙姑像前,真誠叩首,以求原諒自己當初的冒失不敬之罪!此事後來被廣為流傳,附近老少更是對此觀虔誠有佳,而過往的修者、俠士更是不敢再有造次,軍師在深夜之前離開觀中,即便是趕夜路、宿深山,也不會在觀中留宿!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個觀中有這樣厲害的禁製,為什麼,現在又會從後山中傳來稚童呼喝聲呢?聽此呼喝聲,分明是此稚童在晨練!既然能夠在此晨練,而此時觀前人跡絕跡,又未到觀門開啟之時,那麼說,也隻有此稚童在觀中留宿這一種解釋能夠說得通了!難道說這禁製隻對成年男子有效,而不會對小孩子起作用?但是,有了遊俠的遭遇,人們再也不敢去觸碰觀中的禁製,更不要說拿著小孩子去當試驗品了!指不定那禁製就將前往實驗的人劃歸到“重刑犯”一列,到時候可真是虧大發了!